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75章 农垦和扶南稻

第75章 农垦和扶南稻(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民国第一悍匪 玉剑仙缘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乾杀猪匠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别人修仙我捡漏,卷王们破防了 你让我娶傻千金,还回来跪求我? 开局满级天赋,大婚后我无敌了 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 我就是一个小助理

北朝后期的时候,随着冶铁技术和产量的提升,才缓慢走入寻常百姓家。

而那时候的锅,基本上是铸铁锅,平滑曲面,受热均匀,缺点是深而略尖。

阿布的锅,要的是经过反复锤打的平底锅。

再说说二缺。

缺用油的脑洞,缺榨油的技术和产量!

炒菜的油,先是动物油。

可惜中原之地,总是人多兽少。

那珍贵的动物油脂,怎么能进入老百姓的餐桌呢?

油料植物的种植历史,在大中国可是源远流长。

大豆、油菜、麻,可是自家土鳖。后来又引进胡麻、荏,那是外国种。

后来,人们便自然而然的榨出了植物油。

可是,这时候的植物油,不是用来吃的,而是来看的!

看的?

是啊,灯油!

偶然的机会,有个好奇心很重的家伙,竟然将灯油尝了一口。

喔噻,不错哦!

于是,植物油的又一个用途便扩展了。

调味!调味!真香!

再于是,在南北朝时,就有了贾思勰《齐名要术》中的“炒鸡子法”。

但是,记住哦,贾农他先人特别注明,当时用的还是铜铛——铜锅也!

那,哪是老百姓用得起的?

不过天啦,炒菜终于出现了!

现在,阿布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炒菜技术,让“炒”扬名天下,让“炒菜”成为天下人众食之的!

从此之后,阿布随便到哪儿去,都可以吃到独占鳌头、花样繁多的地方炒菜!

那时候,就喊:

“小二,来个你们的招牌菜!“

于是,不一会儿,就端上来可荤可素、荤素合一的一盘盘炒菜!

最重要的是,只要少量的肉,配上较多的蔬菜,就可炒一盘让普通老百姓有了笑容的日常佐餐小菜。

说说阿布计划发展东北水稻的事情。

远古时代,东北有稻子吗?

当然有,不是水稻,是旱稻。

旱稻,顾名思义,就是在旱地上种植的稻子。

在东北各族的传说、文献、遗迹中,上古时代的东北先民,早已掌握“五谷”之一的稻的种植方法。

当然,这里的稻就是旱稻,也叫陆稻,其原始栽培可追溯到7000年前。

它优点是,耐早、耐热,吸水力强;但缺点照样明显,产量低、出米率低、米质次、口感差。

所以,陆稻米,从来没有成为汉文化圈老百姓餐桌上的主客。

东北水稻,是和中国传统水稻是两个概念。

世界水稻起源于中国。

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最早的水稻种植,仅限于杭州湾和长江三角洲近海一侧。

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殷朝和周朝交替的时候,中国水稻由舟山群岛北传到朝鲜、日本,南传越南。后来,中国水稻传到菲律宾、伊朗、西亚、非洲、欧洲、美洲以至全世界.

真正历史上的东北水稻,到来的非常迟缓,一直要到18、19世纪,由朝鲜传入。

在此之前,东北的普通老百姓,吃小米、麦面,高粱面、豆面等。

在阿布穿越的现在,水稻作为当地粮食作物的概念,基本上不存在!

经过老百姓无数次验证,他们得出了一个道理:水稻不能在这大东北短暂的无霜日子里生存。

现在,这几麻袋叫扶南稻?

当波斯人解释了半天,阿布才搞清楚这是一种来自扶南国的稻种。

这几麻袋稻种,据说是商队偶然与一个海客商人做交易时,被当做搭头而硬塞到手里的。

因为搞不懂这扶南到底是哪个国家,阿布忙不耻下问了博学的司徒先生。

司徒先生捋着小胡子一说,详细地介绍了关于扶南的一些史册轶闻中的记载。

结合记忆中的地图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九娘 回到汉朝当大佬 背欺里火宿 火烧黎明 破怨师 不学鸳鸯老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