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唯有重利,方可驱使广大粮商源源不断的为我靖南运粮。这个价格相对于十万百姓生命,这个价格贵吗?!江南之地相对富庶,并非陕甘等积贫积弱之地,普通百姓数十年下来,也小有积蓄,尤其是我靖南,因为我提前预警,百姓有反应时间,逃难时都是携带了金银细软等财资。荒灾之年,他们需要的是粮食,现在每石两千五百文的粮价虽高,他们也能承受一时。”
朱平安摆了摆手,缓缓解释道。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不得以,正是因为靖南实际情况,我才提高了粮价。以上三者,缺一不可。若是朝廷有力救灾,若是江南不缺粮,我朱平安早就第一个砍了那些哄抬粮价的粮商的脑袋,强控降低稳定粮价了;若非靖南历来相对富庶,可以承受,我朱平安也不会提高粮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