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头,突然间,他们的目光被雪地里的一幕吸引住了。只见柏林静静地躺在那里,毫无生气,而在他身旁,一个小小的女孩子正放声大哭,那哭声凄惨无比,让人听了心如刀绞。
离柏富定睛一看,才发现这个小女孩竟然是少司命的母亲小明。他不禁心头一紧,一种悲痛的情绪涌上心头,他觉得自己的哥哥死得实在太惨了。
离柏富强忍着泪水,缓缓地走到小明身边,蹲下身子,轻声说道:“小明啊,别怕,叔叔来了。叔叔会帮你照顾好爸爸的,你爸爸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们要好好地帮他收尸,让他走得安心。小明啊,别怕,有叔叔在呢。”
然而,小明似乎完全没有听到离柏富的话,她依旧哭个不停,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少司命不要爸爸死,少司命不要离开少司命的爸爸!”那稚嫩的声音,充满了绝望和无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那时的少司命妈妈年纪还小,对于死亡的概念还很模糊。她只知道爸爸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可是,无论她怎么叫,怎么摇,爸爸都没有反应。她不明白,为什么爸爸会这样?为什么叫不醒他呢?
小明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和痛苦,她不停地问着“为什么”,仿佛这样就能得到一个答案,一个能让爸爸重新回到她身边的答案。
离柏富找人将柏林抬回那个他给柏林搭建的小窝棚里,这个窝棚简陋而狭小,仿佛是柏林一生贫苦的写照。离柏富看着柏林那瘦弱的身躯,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
他匆匆忙忙地找来了做殡葬生意的人,随便买了一副最便宜的棺材。这棺材薄如纸片,仿佛无法承受柏林一生的艰辛。柏林一生都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裳,离柏富想了想,决定把自己曾经送给哥哥的羊皮袄当作柏林的葬衣。这件羊皮袄虽然有些破旧,但它曾经见证过离柏富与哥哥之间的亲情,如今也算是给柏林最后的温暖。
离柏富带着柏林的遗体,来到了镇子里埋葬大多数镇民的坟地。这里一片荒芜,只有几座孤零零的坟墓,显得格外凄凉。离柏富没有过多的仪式,只是草草地将柏林下葬了。他默默地在柏林的坟前站了一会儿,心中五味杂陈。
然而,在这个小镇上,最伤心的人只有少司命的妈妈——小明。她与柏林相识已久,深知柏林的善良和艰辛。柏林为了他的兄弟姐妹,默默付出了很多,赚来的辛苦钱,有几块钱都给了弟弟妹妹家的孩子们当零花钱。他是一个真正善良的好人,尽管离柏富逼得他无家可归,但他对弟弟妹妹的孩子们的疼爱从未减少。
小明站在柏林的坟前,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她想起了柏林曾经的点点滴滴,那些善良和温暖的瞬间,如今都已成为回忆。而其他的人,似乎对柏林的离去并没有太多的感触,仿佛他只是这个小镇上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
在那个年代,少司命深感好人没有好报。生产大队里,飞莫离跋扈为非作歹,而但凡有点权力的官员,都会不择手段地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善良的本性早已被极端贫穷和自私的世道所泯灭。
柏林下葬后,离柏富对小明说:“叔叔照顾你,叔叔养活你。”然而,离柏富的媳妇却坚决不同意收留小明,她与离柏富激烈争吵,无论如何都不肯接纳少司命的妈妈,也就是小明。最后,离柏富的媳妇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直接搬到她妹妹家去住了。
就这样,少司命的妈妈在离柏富家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充满了千般苦楚,她不仅要忍受离柏富媳妇的冷言冷语和嫌弃,还要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给别人带来麻烦。
寄人篱下,寄人篱下,这是一种何等不自在的生活啊!而对于少司命的母亲来说,这种不自在还伴随着仇恨、感慨和无奈。
少司命的父亲离世后,她的母亲便无奈地住进了她叔叔家。然而,她叔叔的媳妇却完全无法接纳她,这让她感到无比的委屈和痛苦。最终,少司命的母亲愤然离去,回到了她妹妹家,全然不顾家中的孩子和大人。
离柏富虽然心中为难,但看到自己哥哥惨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