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偏巧她祖母昨夜身子不适,嫣然素来孝顺,执意要留在榻前侍奉汤药。”
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师清楚,嫣然虽养在自己的膝下。
但她的终身大事终究绕不开要余大人的同意。
更清楚余大人和继母方氏一心打算把嫣然嫁入高门显贵,最好还是个家底丰厚的人家。
就是令国公府那等臭名远扬的门户来提亲。
只要聘礼给的足够多,他们无有不同意,根本不会顾及嫣然的意愿。
至于带嫣然离开,远嫁他乡,以目前来看,余老太师并不愿意这么做。
余家虽非顶级权贵,但在汴京经营多年,人脉根基深厚,自己也还能镇得住场面。
若将嫣然嫁往外地,万一受了委屈,余家纵使有心撑腰,终究鞭长莫及。
左思右想一番后,他将目光放在了赵晗身上。
太子将来登基后想要快速收拢文官集团,速站稳脚跟。
在填充后宫时,就必绕不开海家,韩家以及余家等清贵门户。
海家有祖训在身,海家女又有个善妒的名声。
韩大人长子一脉适龄的孙女皆已出嫁,目前独独他余家还有个嫡长孙女在室。
侄儿余思贤天资卓越,与太子同年春闱,现已外放至两浙历练,过几年便可调任回京。
只要自己活一天,太子就不会委屈了嫣然。
她那尖酸刻薄的继母,嚣张的妹妹,也断不敢再给嫣然脸色。
赵晗微微一笑,温声道:“老太师无需忧心过甚。”
“实不相瞒,那日一见,孤对嫣然姑娘颇为有意。”
“今日老太师既在此,孤也就直言,若老太师愿意,孤愿以侧妃之位相待,将来必不负余家。”
余老太师听到必不负余家五个字后,看赵晗的眼神不禁变了几分。
他对长子已然不抱什么希望,孙子余二郎整日斗鸡走狗,也不是什么可造之材。
唯愿孙女能得一个好归宿。
“殿下此言可当真?”
赵晗微微颔首,郑重其事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只是婚姻大事,终究要两情相悦,还望老太师先问问嫣然姑娘的意思。”
“若嫣然姑娘答应,孤就寻个时机向官家表明此事。”
余老太师暗暗点头,更觉得自己没有看走眼。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