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宁在不停的点射。
威力惊人的重机枪,随便一颗子弹都能贯穿2-3个日军,你们不是喜欢扎堆吗?那就让你们长长串糖葫芦的滋味。
看到这种血腥的屠杀,伪军的老毛病又犯了,彼此推搡间,就是不往前面走,谁知这样却造成了更大的悲剧。
穿着店铺的门口,全地形车撞击出来的大洞,一枚一枚的爆破筒往外扔,巨响之下是血肉横飞,街道上残肢断体犹如炼狱。
还有那支黄油枪,简直就好像是拥有了分身,一会儿在门口帮忙,一会儿去后院阻挡,一会儿又朝着侧面屋顶开火,绝对的查缺补漏,让日军无机可乘。
。。。。。。。
就是这么夸张,杨锋他们三个人愣是鏖战20分钟,击退了日军三轮猛攻。
关键是在这么激烈的时候,杨锋还会偶尔举起MGL、扛起巴祖卡,朝着不远处的北门支援,协助一团的猛攻。
终于在半个小时后,一股一团弟兄突入城中,代表了日军的全面溃败……
四个小时后,二连长的一团全面接手壶城的防御。
弟兄们一共找到1200具日军的尸体,其余的冲不开南门,最后就无奈的从西门和东门逃了出去。
这一仗一团以800人的伤亡,消灭了3000日伪军,关键是拿回了壶城,顺便还缴获了日军大批的物资。
当杨锋再次发电,让第四战区的7-8支部队,开始向壶城移动,预备接手这座城市,并且再次建立新的作战指挥部时,第四战区的诸位还仿佛置身于梦中。
48小时光顾两座大城?
顺手还消灭了敌人小5000人?
实际上解放了桂地四成的区域?
这些真是杨锋带着五百侦察营干的?
未免强悍到没有天理了吧?
不过感慨归感慨,捡果子这种事情,国军还是很拿手的。
一时间多支部队高歌猛进,沿途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仿佛他们才是一切的最大功臣。
至于山城国府的宣传体系,那更是全力施展,一边刻意抹除杨锋和铁背旅的功绩,一边对国内外宣传,宣称自己是同盟国的重要战力,击败日本帝国是指日可待。
对于山城国府的行径,美英各国也懒得揭穿。
毕竟在中国战场和禅国,中国军队的确是承受了日军的莫大压力,有杨锋在前线鏖战,他们也愿意给山城国府更多的支持与援助。
一周之内,铁背旅旅部就转移到了壶城。
杨锋可不会犯上次羊城之战的错误,不等站稳脚跟就草率追击。
就在他把手中第四战区的部队一支一支的派出去,给他们划定具体的防区,甚至利用缴获的武器,让何长官的副官、张长官的参谋长分别招募训练新兵,以充实战区的整体实力时,日军也做出了反应。
大约2000日军、5000伪军从桂粤交界的广信撤退了。
这次日本没有释放生物战剂,原因很简单,目前在桂、粤两地已经没有更多的库存了,现有的都变成了杨锋的积分。
经过静江和壶城两战,杨锋又弄到了110万积分,并且在香肉的格子里,储存了一批日式枪械,这么一来他就可以稳健的推进下一步了。
一方面命令广信附近的侦察营,快速控制城市。
另一方面则是搬出秘密电台,开始呼叫本地的延州武装,要知道这一带可是百色老区,在哪层层叠叠的群山当中,延州武装的力量搞不好比第四战区还要强大。
关键是对于他们的信任,远远超过了杨锋对第四战区的信任……
三天之内,广信到手。
眼下除了西南方向的战略重镇五象城,整个桂地已经有6-7成回到了国府的怀抱,这自然是大大鼓舞了全国民众的抗日士气。
甚至山城又不失时机的号召了一波抗日捐款,收罗了不少的捐款,但无数国人都不知道,此刻的杨锋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为什么说五象城是战略重点?
因为这里是国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