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星录》有云:
黎龙,治世功成,褪去躯壳,游行空中。
偶于嵯峨,见一圣女,四十余岁,抱守童真,餐霞伏气,保液养神,更可自为牝牡,颠倒阴阳。
黎龙喜其贞洁,乘其仰天呼吸之际,投入其口,一孕百年……】
识柔正在南极斯科特的资料室内,用极其古老的翻片机,阅读一块从极点附近挖掘出来的古泥板。
泥板上刻画了一条状物与一盘状物的碰撞过程。
条状物从盘状物的斜上方逆向切入,随后,盘状物由圆盘状幻化成旋臂状,将此条状物拦腰斩断。
泥板上面的文字很古老。
考古学家根据图案大致翻译出了一些内容片段,但对此泥板的整体记叙,则依然不知所云。
识柔根据自己之前查到的信息,瞬间便想到了《迁星录》中的一段。
这一段也是她之前一直看不懂的一段,但是,突然之间有了这些叙事画之后,联想起浮黎天尊、银河神母,她似乎恍然之间明白了那段话在讲述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要从一百亿年前说起。
大约在宇宙大爆炸三十八亿年前后,宇宙间群雄纷争骤起,星系与星系之间的碰撞和战争每时每刻都在生。
当时的银河系远离主战场,得以偏安一隅。
但是,某天,有一条状星系靠近了她。
科学家就把这个条状星系命名为:“盖亚-香肠”
。
顾名思义,盖亚,就是盖亚望远镜现的,香肠,就是该星系的形状。
这条香肠从银河系的逆行轨道切入,银河系躲闪不及,旋臂一挥,手起刀落,将香肠拦腰斩断。
香肠内部的星系如热血般喷涌而出,洒满了银河系全身。
银河系被笼罩在散落的恒星光晕之中,变得异常灿烂。
这次碰撞,银河系共吸收了对方至少八个球状星团,以及过5o亿太阳质量的恒星,同时,银河系还获得了相应质量的气体和暗物质,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见的、银盘外椭球形的星系晕。
空间被点亮,黑暗被驱散,悬臂上下一片光明。
那些原本隐藏在黑暗中的星云和星团,也被这光芒所照亮,展现出它们的美丽和活泼。
银河系在这光芒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雄伟瑰丽。
从此,盖亚-香肠便像希腊神话中的恩克拉多斯一样,埋葬在银河系中。
而盖亚香肠这个名字也被后人改称为:“盖亚-香肠-恩克拉多斯”
,简称gse星系。
经此一役,银河系此后再也没有遇到过像样的对手,于是,在本星系群中,银河系雄霸一方。
方圆一百多万光年内,包含大小麦哲伦星系在内至少3o来个矮星系,纷纷对其俯称臣。
识柔打开自己的笔记本,写了起来:
黎,表示黑中带黄的颜色,黎龙,可能是一种黑中带黄的龙。
黎,也可以表示齐,表示很多很多带有一致性的,比如黎民百姓。
那么黎龙,可能是指很多很多种族、很多很多样子、来自各个地方的不同种的龙的统称。
龙是什么样子的?不管它是什么样子的,一定是长条形的。
不管这里是一条黑龙,还是很多很多的龙,黎龙很可能就是指“盖亚-香肠-恩克拉多斯”
星系团。
如果是这样的话,祂遇见太元的时间是4o来岁,这里的“岁”
可能是宇宙尺度的岁,如果是“亿年”
呢?时间上就对上了。
“黎龙喜其贞洁,乘其仰天呼吸之际,投入其口,一孕百年”
,这就是在描述盖亚香肠和银河系的碰撞。
写到这里,识柔不禁哑然失笑。
她觉得《迁星录》对这件事的描述,似乎比现代人更为浪漫而且贴切:香肠插入银河系之后,她的确就像怀孕。
一孕百年,也就是一百亿年。
识柔分析到这里,所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