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王婧回来和曹胜一起吃晚餐。
一边吃一边汇报工作。
“老板!股份转让协议,已经谈好了,明天就可以正式签约,当然,如果您明天不方便,我可以通知对方迟一两天,您看?”
曹胜:“不用推迟,既然谈好了,就明天签吧!”
王婧露出笑容,“好!那我一会儿再打电话跟对方确定一下。”
曹胜:“明天几点签约?”
王婧:“上午10点!”
曹胜嗯了声。
……
次日上午9点半,曹胜在王婧、曲海、黄立军的陪同下,坐车前往三星级酒店东方旭日。
今天去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曹胜脑子里想的却还是新书《修真聊天群》,这本书昨天开始写正文,已经写了两章。
按照他以往开新书的习惯,这两章写完,他要停笔一两天,让自己跳出作者的视角,站到读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两章的质量。
此时他就在反思昨天写的两章是否ok?
开头两章有没有把主角的形象塑造好?主角的形象是否讨喜?剧情是否能勾起读者追读下去的兴趣?写法是否足够轻松?
等等。
他一点点回忆着昨天那两章的剧情。
人物塑造和剧情上,他反思片刻,觉得没什么问题。
写法上是否足够轻松?
这个问题,他反复回忆、斟酌。
每本新书的文风,往往在开篇一两章就会确定下来。
他虽然不以文笔见长,但不同的作品,略微调整自己的写法,还是能做到的。
比如:有的作品,他认为需要轻松愉快的文风,让读者看的时候能放松下来,他就会尽量用口语化的写作方式,并且,会设定几个比较搞笑的角色来调节书中气氛。
比如:有的作品,需要体现男主角内心世界的压抑,他就会有意识地站在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剧情,也会有意识地减少章节中的人物对话,等等。
像《修真聊天群》这种日常流作品,他希望能写出轻松愉快的风格,所以,他不仅有意用口语化的语言来写,对剧情的结构,也有注意,尽量让每一个章节的剧情都能首尾呼应,尽量让每一章都能让读者感到有趣、好玩,而不是像他其它作品那样,注重全书整体剧情的架构,而放松对具体每一章剧情结构的把控。
这样的风格,需要在全书开头就定下基调。
以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