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的一直是起点那一批当红的大神,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没有成神,只能说明我的努力还不够,需要继续加油。
也是因此,他年轻时候的作品给很多读者留下的印象,大致是这样的:任性、手残、有独特的风格、等等。
说他作品任性,一般是指他总是换题材,不在已经写出一些成绩的题材中,深耕。
而经常换新的题材,就很容易扑街。
说他手残,是因为他对每一章质量的追求,胜过对码字速度的追求,而每一章都用心去写的话,每天写五六千字,就很累了,所以,那时候他的更新速度一直快不起来。
读者们对他那时候作品的唯一褒奖,大概就一个:有独特的风格。
因为年轻时,他想成神,认为想要成神就要写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来。
所以,他不模仿别人的写法。
也不写套路文。
所有文字,由心而发。
而现实向来是残酷的。
网文的成神之路,如鲤鱼跃龙门一般难。
特别是在起点已经有一批大神的情况下,想要成神,难度更是大得惊人,起点每年也就那么一两个作者能成神而已。
等明年?后年?
不!
网文这一行,向来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明年可能会有更生猛的新人入行,然后给大家表演一个一书封神。
后年也可能如此。
年年如此。
这不是熬资历就能升上去的一个行业。
你老老实实地排着队,拿着号码牌,以为会有轮到自己成神的那一天,其实,不会!因为会不断有人插队。
后来,曹胜听说了一个天花板理论。
是起点一个资深总编说的,这位总编说:这个行业是有天花板的,因为每个读者能熟记的作者,大概也就那么二三十位,所以,当红大神的人数,也就二三十个,有新的大神诞生,就一定会有老牌大神走下坡路。
大概意思是这样。
所以,在已经有一批大神的情况下,想要成神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也是后来起点频频爆发月票大战的一个主要原因。
特别是那些有志成神的作者,在写出一本爆款作品之后,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有大神的实力和号召力,疯了一样主动开启月票大战,为了求月票,花样百出的一大原因。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