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仍是李长根一锤定音:“不能靠机器,也不能靠外人。山的眼睛,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眼睛。”
他决定重启“十二时辰巡山制”??每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查,每班两人,由资深队员带队,路线随机轮换,且严禁使用固定通讯频率。同时,他在学堂增设一门新课:“识伪”,专门教授如何辨别伪装成科研、环保甚至政府人员的非法采集者。
课程第一讲,他就站在黑板前写下三个字:**看鞋底**。
“真正的学者走路轻,鞋底干净;盗采者常负重攀岩,鞋纹嵌泥带根。再看背包??正规科考队器材有序,标签清晰;这些人,包里藏着真空袋和液氮罐,还非要说自己是来做‘生态调研’。”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三十多张年轻的面孔,“最重要的是,看他们怕不怕黑夜。山里的秘密,都在夜里活着。”
一周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停电让全镇陷入黑暗。电力公司排查发现,通往青山主变电站的一段电缆被人剪断,切口整齐,显然是专业工具所为。与此同时,东沟口岗哨报告,一辆无牌皮卡试图强行闯入,车上人员见警觉立即掉头逃逸,车牌已被泥浆覆盖。
李长根立刻下令启动“赤线预案”??即全面进入战时状态,所有学员停止外出实习,铜牌持有者全员归岗,烽火链二十四小时待命。他还亲自带队,在西哑口布下三重埋伏:明哨诱敌,暗哨摄录,机动组潜伏于高崖,手持信号枪随时准备召唤支援。
第三夜,雨又来了。
深夜两点,风雨交加,林间能见度不足五米。对讲机突然响起,是埋伏在南坡的小川:“动了!三个人,正往六埯方向摸,带头的那个……穿的是林业局制服!”
李长根瞳孔骤缩。他抓起猎刀冲进雨幕,一边疾行一边下令:“所有人按B计划行动,不准开枪,活捉为主!记住,哪怕他穿着制服,只要踏入禁地一步,就是贼!”
山路湿滑如油,他凭借几十年练就的脚感,在陡坡上疾行如飞。远处电光一闪,照出几个人影正在挖掘??果然是林业局的蓝灰制服,胸前挂着工作牌,可动作粗暴,铁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