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岸边,他们开始向过往的船家打听前往燕子坞的路线。然而,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些船家似乎都对燕子坞一无所知,纷纷摇头表示不清楚。
正当李逸和鸠摩智有些无奈的时候,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两位客官,可是要去燕子坞?”
李逸闻言,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一艘小船,船头站着一位身着素衣的姑娘。她正用标准的江南话询问着他们,那轻柔的语调仿佛一阵春风拂面,让人倍感舒适。
“姑娘,你知道燕子坞吗?这位大师可是慕容老先生的旧友,他就是土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在下李逸,我们此次前来,是想前往慕容老先生的墓前祭拜一番,还望姑娘能够行个方便!”李逸满脸笑容地说道。
鸠摩智站在一旁,心中暗自嘀咕:“你这家伙,这会儿倒是知道我是慕容老先生的旧友了?这一路上,你对慕容家可没少诋毁啊!”不过他也不好当面拆穿李逸,只是翻了个白眼。
那位姑娘听到李逸的话后,微微欠身,朱唇轻启,柔声说道:“小女子只是一个卑微的婢女罢了,关于具体的事宜,还需要请示过主家才能定夺呢。若是两位不介意的话,不妨登上这艘小船,由小女子带领二位前往。”
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宛如黄莺出谷一般,清脆悦耳,令人心醉神迷。尤其是那独特的吴侬软语,更是如同一曲悠扬的江南小调,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说实话,李逸平日里虽然也听过不少吴侬软语,但像这样近距离地聆听如此美妙的声音,还是头一遭。此刻,他只觉得这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萦绕在耳畔,久久不散。
李逸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缓声道:“不知姑娘芳名如何称呼?”他的声音温和而有礼,仿佛带着一丝春风拂面的轻柔。
阿碧闻言,垂首轻声应道:“小女子名叫阿碧。”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宛如黄莺出谷,令人闻之心旷神怡。
李逸微微一笑,赞道:“好名字!”他的目光在阿碧身上稍作停留,然后移向了一旁沉默不语的鸠摩智。只见鸠摩智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地登上了小船,显然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阿碧见状,也不再多言,轻盈地踏上船头,随后轻轻挥动手中的桨,小船便如离弦之箭一般,朝着燕子坞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一次,阿碧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先去阿朱那里,而是直接将李逸和鸠摩智带到了燕子坞。这让李逸有些诧异,但他并未表露出来,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小船很快便抵达了燕子坞,岸边早已有一人等候多时。此人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身劲装显得英气勃勃。他见到阿碧和李逸等人到来,连忙迎上前去,拱手道:“在下邓百川,见过李公子、鸠摩智大师。”
李逸定睛一看,心中暗自惊叹。他能感觉到眼前的邓百川实力深不可测,绝对是个厉害角色。而且从他的言行举止来看,此人不仅武功高强,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谋略。
李逸心中暗忖:“原来如此,慕容复经常在外闯荡,家中却能安然无恙,想必就是因为有像邓百川这样的高手坐镇。否则,燕子坞的武功秘籍恐怕难以保全。”
邓百川曾经在鸠摩智面前露过面,所以当他看到鸠摩智时,立刻露出笑容,热情地说道:“见过大师!”鸠摩智也礼貌地回应道:“见过邓施主,小僧听闻慕容老先生仙逝的消息,心中悲痛至极,特此前来吊唁,还望施主行个方便。”
邓百川在一旁附和着,同样流露出惋惜之情,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国师,您这次来燕子坞,实在有些不巧啊。我家公子正好外出未归,若是公子在此,必定会亲自扫榻相迎,盛情款待您的。”
鸠摩智心里其实很清楚,慕容复肯定不在燕子坞,要么是去了大理,要么是去了西夏,反正绝对不在这里。但他还是故作遗憾地叹息道:“那可真是太遗憾了,无缘与慕容公子相见啊!”
然而,鸠摩智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接着说道:“小僧此次前来,主要是想祭拜一下慕容老先生,希望能为这位昔日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