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本次听证会,到此结束。”
“请大家有序离场”
随着蒋承均的声音落下,现场顿时嘈杂声四起。
金胜和王宇豪开始收拾资料,准备赶往下一场。
这时候,有几个记者冲了过来。
采访用的收音器材,直接伸到了眼前。
其中之一还是熟人。
番茄新闻、卓启文。
这哥们貌似一直都跑‘法制’这一块的消息。
两人还是微信好友呐!
“金律师,好久不见。”
“卓先生,又是你啊!”
“干我们这一行的,可不是哪里有新闻,就往哪里跑嘛。”
“风里来、雨里去的,确实辛苦。”
就聊这么几句的功夫,采访的队伍又增加了不少人。
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小哥,趁着停顿的间隙,直接插话道:“金律师我看过相关信息,您从事律师工作以来,处理过很多类似的案子。”
“其中有几件,在社会上造成过很大的舆论影响。”
“但无一例外,最后都让您争取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要么大幅度减刑、要么直接改判无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刚才的听证会上,您明确提到过一点。”
“相关职能部门在处理这一类案子的时候,总是喜欢进行‘有罪推定’,而不是‘疑罪从无’。”
“是不是正因如此,才会造成那么多的冤假错案呢?”
金胜听完后嘴角一抽,这是坏人啊!
借用之前说过的话,去抨击司法部门。
想干嘛,打算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吗?
信不信,一旦报道出去,自己分分钟会变成几个部门的‘公敌’。
但凡接手的案子,都会被人拿着放大镜来反复查看。
“这位记者朋友,你可能漏说了一点。”
“一开始我就强调过,今天在听证会上的所有言,仅限于本次案件。”
“同时,我也借用刚才蒋承均检察长说过的一句话,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事实越辩越明,真相越讲越清。”
“检察署在刑事案件中的职责是什么,审查起诉。”
“其重点,在‘审查’两个字。”
“得抱着审慎的态度,去认真查验案件的起因、经过、变化、证据、疑点”
“只有经过了这些程序之后,才会考虑要不要提起公诉。”
“另外我也相信,只要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那么你口中所谓的冤假错案,生概率基本为零。”
金胜这个回答,应该比检察部门的对外言人都要标准了吧!
但对方显然不会轻易罢休。
立即追问道:“金律师,您刚才说的这一切,都只是理想状态。”
“这和我们现实中看到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比如您经手的姜非凡一案。”
“他从一个报案人,被冤枉成了杀人犯。”
“要不是您帮他成功翻案,绝不会只坐八年牢。”
“期间他也一直都在申诉。”
“可无论是检察署,还是法院,全都不予理会。”
“这是不是说明了,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根本就是‘有关部门’嘴上说说而已,完全没有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
金胜眉头一挑,利用姜非凡的案子来举例,这是早有准备啊!
莫非是冲着自己来的?
“这位记者朋友,你好像还没介绍过,是哪家媒体的吧!”
现场其他人也有点好奇。
这么勇猛的一位,到底是谁的部将。
对方听到这个问题后,明显顿了一下。
接着眼神犀利的看着金胜道:“我只是个小小的自媒体而已。”
“怎么,金律师接受采访,还得看势力、看背景吗?”
金胜淡淡一笑道:“那倒不至于”
“但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