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米特隆虽然是一位大海盗,但是他的船长室内装潢却异常简朴,甚至没什么称得上值钱的东西。
“难不成米特隆赚的钱全部都上供给布拉托夫了”
罗杰摩挲着下巴、不禁有了这样的念头。
但是这念头很快便又被他打消了下去。
米特隆的舰队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横竖也有四艘船,每年养护这四艘船的费用用脚想也知道肯定很不便宜,如果一点钱都不给自己留,是根本就没有可能性的。
“除非……米特隆是在刻意地消除和自己的喜好有关的各种线索证据、利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塑造一种看似简朴、实际难以准确捉摸的人设”
这种可能性让罗杰觉得非常大,因为结合米特隆加迪尔斯可能的背景和他一直以来表现出的谨慎,这确实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做法。
“咦”
忽然间,罗杰的直觉一动,似乎感觉到了某件价值极高的事物。
他快速地在一堆文件中刨了一番,而后抽出了一个牛皮纸袋。
那牛皮纸袋上干干净净,只在最角落的位置用黑色的墨水写有一个弗萨克语的单词:
“孩子。”
“孩子”
罗杰默念一句,而后将那牛皮纸袋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那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记录着一个男孩从童年直到大约十几岁时候的成长经历。
前面都是一些素描画像,而到了后面则逐渐地变为了照片。
这些记录在男孩大约到了17、8岁左右时便停止了下来,直接来到了一个大约45岁左右人的照片。
可以看出,那照片和之前的男孩虽然长相有很大不同、但是神态和眉宇间的气质最少有8分相似,明显是同一个人分别在孩童时期和成为中年人之后的形象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这男孩与罗杰所知的米特隆加迪尔斯的长相,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说是米特隆的孩子,那与他长的也不像。
“除非……”
罗杰掏出一枚硬币,而后默念了三遍“这照片中的人是米特隆加迪尔斯”,而后抛出了硬币。
下一瞬,他“啪”地一声将硬币接住,而后将其打开。
“果然……”
罗杰看着那明晃晃的乔治三世国王头像,长出了一口气。
“无面人”的扮演守则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你可以变为任何人,但是你只能是你自己。”
如果一个“无面人”忘记了这一点,便会很容易在不断地自我变化中模糊了灵魂轮廓,最终扭曲异化。
因为真正的自我不是可塑的外表,而是由精神内核、认知体系和关系网络构成的稳定集合。
在“无面人”的扮演过程中,需要以旁观者的冷静视角,通过持续的内在观察与比对、甚至采用一些特定的媒介帮助自身时刻能够铭记自己的本质,这才能避免在长期的角色扮演中,让面具反客为主地重塑灵魂。
而眼前这名为“孩子”的记录簿,正是米特隆加迪尔斯在成为“无面人”之前所拥有的最为纯净的自我。
名为“童真”的自我!
想清楚了这一点的罗杰快速将那记录簿收起,而后快速翻动起了航海日志。
因为此前已经在“航海家”托尔以及自己的大副菲利普的帮助下阅读过两份海盗的航海日志,再加上最近这几天罗杰一直在有意识地钻研一份合格的航海日志的写作格式和方法,所以现在的他已经能够看懂“火枪号”航海日志的内容。
“果然,布拉托夫就在罗斯德群岛南岸……”
与路德维希谢尔盖的谨慎守纪不同,身为“黄昏舰队”编外人员的米特隆加迪尔斯就没有那么自觉和刻意地保护“黄昏中将”布拉托夫的行踪,整体记录的风格较为随意。
透过这些记录,罗杰清晰地知道,米特隆在两日前与布拉托夫在西弥姆岛分别后,后者便继续率领着自己的舰队向西进发,而那正是罗斯德群岛的南部沿线。
确定了这点的罗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