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 第155章 军绿色

第155章 军绿色(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脱单进行曲 高武:唯心流武圣 我为人间斩太一 倾尽天下携手山河 重回九零,豪门小保姆升职记 F级骷髅兵?校花契约后我直升大帝! 小师弟要逆天 穿到六零当团宠 这顶流醉酒发癫,内娱都笑喷了! 太子妃是捉妖人

八月的蝉鸣还没褪尽暑气,南锣鼓巷的青石板路已裹上了一层与往年不同的躁动。

胡同口那棵老槐树下,往日里摆着糖炒栗子摊的地方,如今立着块刷得雪白的木板,

红漆写就的“破旧立新,破除四旧”八个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边缘还沾着未干的漆点,

被风吹得微微发卷。

胡同里的门脸儿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改造。

西头张记当铺那扇雕着缠枝莲的朱漆大门,不知被哪个公社的年轻人用砂纸磨去了纹样,

露出底下斑驳的木色,只在门楣上方留了块新钉的木牌,

用墨笔写着“东风生产大队第三小队”。

隔壁李家的影壁墙前,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学生踩着高凳,

手里的石灰刷子“唰唰”地往墙上糊,要盖掉那“鸿禧”砖雕。

石灰顺着砖缝往下淌,在青砖上留下一道道白痕。

九月的雨落下来时,胡同里的声音变得复杂。

清晨不再是磨剪子师傅“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先打破寂静,

而是此起彼伏的“最高指示”诵读声,从各个院落的窗棂间飘出来,

混着煤炉冒出的青烟,在潮湿的空气里打着旋。

有老人端着搪瓷缸子站在屋檐下,手指戳了戳院里新糊的报纸墙——

那些印着社论的纸张遮住了原本贴着的“胖娃娃抱鲤鱼”年画,

边角用面糊粘得皱巴巴的,风一吹就哗啦作响。

路过的大妈跟他搭话:“吃了吗您奈?这报纸糊得,瞅着就闹心。”

老人叹口气:“甭提了,昨儿想揭下来,被院里小年轻说了一顿,

说我‘留恋四旧’,得嘞您呐,咱这老骨头哪敢犟。”

偶尔能看见有人从旧货市场回来,怀里抱着从“四旧”堆里捡来的搪瓷盆,

盆底印着的牡丹图案被刮去了大半,只留下几缕残缺的红色。

十月的阳光渐渐转凉,胡同深处的变化却仍在继续。

原本挂在四合院门楼上的铜铃被摘了下来,堆在胡同口的废品车里,

与那些被敲掉了龙头的铜壶、磨去了花纹的簪子挤在一起,等着被送进废品站熔化。

傍晚时分,常有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扛着梯子走过,他们要去给胡同里的老房子换门牌。

那些写着“黑芝麻胡同甲XX号”的旧木牌被拆下来时,

总能听见木头与钉子分离的“吱呀”声,站在门口的赵大爷忍不住念叨:

“这老门牌挂了几十年,说拆就拆,心里空落落的。”

走在胡同里,能闻到煤炉里飘出的烟火气,也能听见红袖章们响亮的口号声;

能看见老人坐在门槛上晒着太阳,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

也能看见年轻人举着标语走过街头,脚步迈得又快又急。

破旧立新的浪潮就这样漫过了这条古老的胡同,留下了一串串既清晰又模糊的印记。

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军绿色的浪潮像一阵风一样,从北京的街头巷尾漫开,

南锣鼓巷首当其冲,成了这股风潮最鲜活的缩影。

往日里青灰底色的胡同,忽然被成片的军绿色点亮,那抹带着粗糙质感的绿,

取代了从前的碎花布、藏青衫,成了街巷里最显眼的色彩。

南锣鼓巷的早市上,军绿色的身影随处可见,其中不少是刚加入红卫兵的年轻人。

卖豆腐脑的摊子前,穿军绿褂子的姑娘正排队,袖口卷到小臂,

胳膊上鲜红的袖章格外扎眼。

她捅了捅身边同伴的胳膊:“下午去胡同西头的老宅子看看,

听说里面还藏着‘四旧’物件,咱得去查查!”

同伴点头:“得嘞!到时候叫上几个哥们儿,省得那老顽固不配合。”

胡同口新搭起的“红卫兵联络点”,几张木桌拼成的长台上,堆着刚印好的标语传单。

十几个穿军绿衣服的少年围在桌前,有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七零,炮灰弃女有空间 我那落魄小相公位极人臣了 碧蓝开局满图鉴,港区求生指南! 重生后转身嫁皇叔手撕渣男 穿成恶女,手握灵泉带飞全家 渣了霸总后我带崽封神 FURRY:所信仰的 惊爆!抓奸错进了闺蜜小叔的房 火影:玛丽苏不是开玩笑 穿书倒霉女配:反派皇帝不许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