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倒爷能成为一个时兴的名词,自然群体不小。
其中不乏赚了大钱的。
虎妞和苗子,这回来,就是要让徐德胜搬去乐春坊住。
赵铁柱当初买那院子,可就比张红旗那院子小了一点。
里头虽然经常存了几十台电视啥的,可空闲的屋子依然不少。
别说徐德胜住那了,他这些货啊啥的,全拾掇过去,也塞不满。
老徐倒是有点犹豫,他是真不想麻烦别人,可虎妞和苗子加上赵铁柱,仨人盛情难却,不得已跟着去了乐春坊。
徐德胜不是第一趟倒腾这些东西,来京城却是头一回。
按照他本人的体会,电子表和蛤蟆镜最适合倒腾。
这俩东西不占地方,而且不愁销路,甚至卖货的过程中,被人撵的时候,也好跑路!
因为要住乐春坊,徐德胜直接给那一脑袋爆炸头发型给剪掉了。
用他的话说,京城百姓有见识,不需要整这些,他去旁的地方卖货,一脑袋爆炸头就是活广告。
话虽这么说,可一帮人都怀疑他是被谁给忽悠了。
安顿好徐德胜之后,张红旗发现一个多少有点惊悚的事情。
他自打买下煤市街那处宅院之后,外加掏钱修缮啥的,再往后就没花过什么大钱了。
他手里的现金,在虎妞搞定那批援建工人手里的指标之后,连续的猛涨。
前段时间又一次性卖掉了六个剧本,分了不少稿费,眼下现金的金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三万!
这么多现金,指定不敢存银行的,刘浩还好点,他银行存的钱是有来历的。
之所以有这么多现金,跟刘浩分稿费的时候,直接给张红旗分现金也有关系。
反正就是钱太多,赵铁柱那边估计也一样。
张红旗都有心叫上单楹秋去一趟工艺品商店了,那些玉石之类的器物,整点回来存着,总比存现金强吧。
结果没等张红旗主动找单楹秋呢,这姑娘反倒主动找到他了。
或者说,主动找虎妞了。
京城有个硬木家具厂,里头存放了不少老式旧家具,有些甚至是元代的器物。
这地方原本单楹秋是不知道存了这老些老式家具的,结果她搁家听她爹和朋友闲聊,才知道的。
这事说起来话有点长,简单来说,就是京城里之前关闭的晓市也就是鬼市,不知什么时候偷偷恢复了。
那地方不少人倒腾古玩,真的假的全都有,但比之后世,指定要有价值的多。
结果呢,厂子里有职工,把仓库存的那些小件的旧家具给倒腾出去,卖给收旧货的,或者直接自己去晓市摆摊。
等到厂里领导发现的时候,好嘛,小件的东西少了将近六成!
这指定不是一两天的事,连是谁整的,都没法追查。
事实证明,别说追查以往的了,就是眼下,仓库也看不住。
这玩意作为外人,单楹秋和张红旗他们不做评价,家具厂的领导也算是被整急眼了,与其这么慢慢的丢,不如厂子里自己出面卖。
厂子里不但自己卖,还鼓励职工帮着卖,公家的东西卖出去,钱款进了公家的账本,合情合理嘛。
单师傅和他朋友说起这些的时候,那真是一阵唏嘘。
在他们二位看来,硬木家具厂这属于是在卖他们自家的家底了!
尤其是单师傅的那位老友,专门进仓库看了看,里面黄梨木紫檀木的大件就有不少,全是精品!
甚至那人还看见一件铁梨龙形腿大书案,铁力木的大料打制。
这玩意咋说呢,铁力木的大料到了明代就几乎绝迹了,那人由此推测,这个大书案大概率是元代的。
俩老汉凑一块,长吁短叹的,认为这些老式家具眼下胡乱朝外面卖,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可这玩意谁也没招不是?
当年好些个字画啥的,全送厂里直接打成纸浆用,也不是没发生过。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