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时有媒体采访黄家驹谈论内地摇滚的时候,家驹对当时内地的摇滚还是很羡慕的。
黄家驹羡慕的不仅仅是内地当时摇滚商业化不严重,更羡慕的是当时内地摇滚乐队是真的可以想做自己喜欢做的音乐。
比如唐朝乐队就做自己喜欢的重金属,崔健等人就做自己喜欢的轻摇滚,布鲁斯等风格。
可以说当时内地摇滚乐起点很高,虽然辉煌期很短,但是整体创作来说更自由。
而他们当时处在的港城和后来的远赴日本的结果都让他很失望,商业化虽然让他们赚到了钱,可是等他们真正想回头做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所以beyond的风格变化很明显,四子时期音乐风格偏流行摇滚一些,因为那个时候不得不商业化,不商业化乐队都生存不下去,整体的大环境太差。
后来到了三子时期,风格越来越摇滚,这就是他们可以做自己相对喜欢的音乐。
在当时的内地也有相似的例子,比如鲍家街43号乐队。
哪怕是以陈锋的视角来看,后来汪峰虽然功成名就了,被称为扛起了摇滚的半壁江山。
但是从真正摇滚乐的角度来说,汪峰的摇滚才华最巅峰,最优秀的摇滚作品还是他们当初在鲍家街43号乐队的时候。
大家公认的他最优秀的那几部摇滚作品也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但是真正的艺术往往受众都很小,他们连续两个专辑直接扑街,最后乐队吃饭都是问题了,不得不解散乐队。
其实陈锋是真的理解汪峰的决定的,理想也是要吃饭的,以当时他们乐队的情况来说,是真的维持不下去了,而且当时的公司只签约他一个人。
所以那首《晚安北京》也被大家称为理想主义者最后的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