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一只小猴想在小洞中抓米,但是由于洞太小,抓了满满一大把米的拳头太大,怎么也拿不出去,一直捱到天亮,猴子被猎人活捉。
故事的关键在于猴子一直紧抓所有的米不放,倘若它能稍稍松手,就能反命食两空为两全了。
悲哉!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哲理:学会放弃,清点生活,你的人生舞台才刚加绚烂。
生活给予我们很多。
在这一片广阔的天空,追求自己的梦想,并看着她们一个个地实现实在是一件极美的事。
但要知道,美好的事物太多,人的生命太短,如果人的一生不能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
理性的追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人生路漫漫好比一列火车驶向遥远的目的地,沿途的风景自然很美,全部观赏完却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盲目坚信可以在所有的景区潇洒,那么注定了你的失败——就像同死神下棋一样。
该放手时就放手,生活的艺术之一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有选择的追求方显美丽。
生活就是这样矛盾,一方面用种种美好诱惑我们,一方面又常常逼迫我们放手。
罗曼·罗兰的话,大家不会忘记“生命是用来征服生活的”
,只有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做生活的主人即能时时有效地清点自己的生活。
清点中,客观的自我审视让你又上了一个台阶;清点中,你学会了放弃,而让更多的精力做了有用功,从而证明自己的价值。
清点中,我们抓住了许多美丽,也逝去了许多可爱,但我们知道可爱之所以可爱是因为消逝。
不要把你宝贵唯一的一壶水倒入江海——滔滔东去,不留一丝痕迹会打破你原以为可以填满的梦想。
泡一壶香茶吧,斟满小巧的茶杯,浓郁的茶香才是真真切切的。
我曾听过一个充满智慧的小故事:酷暑中的狐狸现葡萄园墙角的破洞,但洞口实在太小。
聪明的它把自己饿瘦两天后终于钻进园子,伴着微风尝到了紫莹莹的甜果。
可当要离开时,圆滚滚的肚子又将它困在墙内。
直到再次消瘦两天,才艰难钻出洞口回到原野。
有人摇头说这是白费力气,而我却看见阳光洒在狐狸蓬松的尾巴上。
当它在葡萄架下惬意眯眼,夏日蝉鸣化作它满足的呼吸时,这种回报又怎会是徒劳呢?
校园里老师的身影越来越早出现在晨光里,粉笔灰染白袖口也不减嘴角的微笑,因为他们盼着见证种子破土的翠绿;跑道上的田径队员日日挥汗如雨,摔倒时绝不会忘记把目光投向终点线的飘带。
就像故事里那串葡萄的酸甜,不正是藏在每个追梦人背上的咸涩汗珠里吗?
记得凌晨四点的图书馆总亮着灯,穿着校服的少女在窗户上呵气写下公式。
她后来告诉我,每次困倦时都仿佛嗅到雨后葡萄藤的清冽香气。
这就像当年大仲马在贫民窟的煤油灯下写作,被编辑退回的稿纸堆成台阶,终有一天通向了《三个火枪手》的辽阔世界。
生命的果园总有不同形状的墙洞。
有人在题海前退缩,有人因挫折怨叹。
但只要想想那只饱餐后躬身而出的红狐狸,就该明白——只有穿过狭小洞口时的艰难蠕动,才能尝到醇美的甘甜。
我们所经历的光荣与荆棘,也终将成为岁月舌尖上最绵长的细品。
二年级那个飘着槐花香气的清晨,我在语文课本里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每天天不亮就攥紧书包带,踩着湿漉漉的露珠上学。
教室门锁还沾着薄霜时,总能看到她踮着脚数台阶的身影。
那天在路上遇见同班小红,秘密像竹筒里的杏仁糖咕噜噜滚出来:“每天摸着第一缕晨光推开教室门,能听见心在扑通扑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