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之外,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新城监狱的高墙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然而,在这座森严建筑的内部,一场足以涤荡所有阴影的风暴已然平息,留下的是一片需要清理的废墟和等待最终裁决的灵魂。
针对鲍玉佳、孙鹏飞等涉案人员的调查、审讯和证据固定工作,在林建奇、郑雅萍为的专案组主导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数月。
案卷材料堆积如山,清晰地勾勒出这个内外勾结、企图侵蚀监狱管理秩序的犯罪网络的完整图谱。
现在,这一切即将被置于法律的阳光之下,接受最终的审判。
法庭庄严肃穆,国徽高悬。
旁听席上座无虚席,有来自监狱系统的干部、驻监武警代表,也有经过严格筛选的媒体记者和部分关注此案的社会人士。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的期待。
先被带入被告席的,是外部的“金主”
和策划者之一——孙鹏飞。
这个来自石家庄,曾在部队里专营“小人事”
的男人,此刻褪去了往日的精明与倨傲,脸色灰败,眼神躲闪。
公诉人郑雅萍亲自宣读起诉书,声音清晰而有力,列举其行贿、资助扰乱监管秩序、非法经营等多项罪名。
证据链完整而扎实:从淮南查获的u盘里的资金往来记录、录音,到其通过复杂渠道向黄国健及其家人进行利益输送的证据,再到其与狱内鲍玉佳等人的秘密通讯记录(部分由梁露早期提供,部分由技术侦查恢复)。
孙鹏飞的辩护律师试图在细节上纠缠,但在铁证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孙鹏飞本人面对郑雅萍犀利的质询,常常语无伦次,最终在大量证据面前,不得不承认了大部分主要犯罪事实,试图以此换取稍显从宽的处理。
他的崩溃,标志着这个犯罪网络外部支撑的彻底瓦解。
紧接着,是狱内团伙的审判。
以鲍玉佳为的一干人等被依次带上法庭。
他们穿着统一的囚服,剃着短,神情各异,但都失去了往日在监区里那种隐形的“权威”
气场。
鲍玉佳站在被告席中央,腰杆虽然依旧试图挺直,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和眼底深处难以掩饰的空洞,暴露了他内心的崩塌。
公诉人详细陈述了他在狱内拉帮结派、树立山头,并作为孙鹏飞在狱内的代理人,统筹指挥整个团伙活动的罪行。
重点提及了他如何精心策划,利用黄国健的贪婪和家庭软肋,将其拉下水的全过程:
“……被告人鲍玉佳,利用其转业前在银行系统工作的经验,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敏锐洞察,先对辅警黄国健进行情感拉拢,假意关心其家庭困难,逐步获取信任。
随后,通过外部孙鹏飞的资金支持,为黄国健解决其子入学等实际难题,进行利益捆绑。
在黄国健陷入其中后,鲍玉佳指使曹荣荣利用医务室便利,非法获取并告知黄国健其家庭成员精确信息,施加心理威慑;指使张帅帅、魏等人进行言语威胁和情境胁迫,制造‘共同犯罪’的假象与压力;利用危暐(vcd)编织虚幻的‘背景’和‘未来’,进行精神蛊惑,最终成功将本应维护监管秩序的辅警黄国健,腐蚀为其犯罪团伙在监狱内部的关键‘棋子’和‘保护伞’……”
公诉人的陈述,将鲍玉佳那套“恩威并施”
的操控手段剖析得淋漓尽致。
法庭出示的证据中,包括黄国健的详细证词、部分团伙成员(如梁露、以及后期在政策感召下主动交代问题的程俊杰等)的供述、相关的监控片段(虽然不完整,但能佐证部分接触和骚乱事件),以及从曹荣荣医务室查获的未及完全销毁的少量违规记录。
这些证据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闭环。
张帅帅作为暴力威胁和具体执行的骨干,在面对指控时,起初还想摆出一副混不吝的架势,但在其直接指挥或参与的几起挑拨离间、制造混乱事件的具体证据(包括其他犯人的指证)面前,最终哑口无言,只能颓然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