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的神经植入芯片,植入自己的颈动脉——芯片内预设了生物降解毒素,一旦检测到抓捕信号将瞬间释放!
芯片的“沉默证言”
:在严密医疗监控下,芯片被安全取出并解密。
其内部存储的名单,成为全球范围内清洗“熵减协会”
残余网络的终极名单。
而芯片自毁程序的代码特征,与前期入侵基地网络、试图销毁普罗米修斯数据的病毒同源,彻底坐实其技术核心地位。
“撕裂者”
的审判与神经证物库:
十二名意识撕裂的“熵减协会”
高层接受审判。
法庭引入创新程序:
“神经代理人”
制度:因其无法有效参与诉讼,法庭指定由独立神经伦理学家、医学专家及受害者代表组成的“神经代理人”
团队,基于其医疗评估报告及前期提取的神经记忆碎片,代为行使部分诉讼权利并保障其基本人格尊严。
“残留记忆”
作为量刑参考:法庭谨慎采纳了从其海马体中提取的、与具体罪行直接相关的神经记忆编码作为辅助证据(非唯一定罪依据),结合其犯罪组织核心地位及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均被判处终身监禁于最高安全级别神经医疗监狱。
建立全球神经犯罪证物库:所有从“撕裂者”
、缴获设备及“茧中人”
销毁过程中获取的神经数据、生物接口协议、意识干扰技术样本等,经严格匿名化和无害化处理后,封存于eri管理的全球神经犯罪证物库。
目标:为未来神经犯罪调查、技术风险预警及法律完善提供研究基础。
战场三:归途的星火与新的坐标
李晴:意识边疆的守望者:
李晴的康复取得里程碑进展。
在“星火图谱”
神经镜像疗法和洪学友“血印”
声波锚定的持续作用下,她已能进行流畅对话和基础工作。
神经评估显示,其意识损伤区域被新的神经通路部分代偿,虽无法恢复如初,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抗神经干扰韧性”
。
新的使命:陈刚将一枚特制的徽章放在李晴手中——国际神经犯罪调查局(cib)席顾问。
她的战场,从对抗具体的敌人,转向更宏大的领域:基于自身经历和证物库数据,主导制定《神经犯罪现场勘查与电子神经证据取证标准》;培训新一代具备神经科技素养的检察官;并作为“意识权”
宪章的批国际宣讲者。
最后的碎片:在一次深度冥想回溯中,李晴清晰地“看”
清了记忆中那个深色风衣背影转身的瞬间——其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镶嵌着暗红色宝石的戒指,宝石内部,隐约可见微雕的三线汇聚“光痕”
!
这枚戒指的样式,与张伯伦那块刻有“光痕”
的怀表,出自同一时代、同一工匠流派!
一个跨越百年的“光痕”
守护者(或操控者)家族,阴影般浮出水面。
冰盖下的回响:
在“茧中人”
胚胎销毁后,对冰下基地进行最终清理的技术组,在熔毁区边缘的冷却管道夹层中,现了一个未被高温波及的钛合金密封筒。
筒内,并非技术蓝图,而是一本以特殊生物防火材料制成的、手工绘制的笔记。
张伯伦的手稿:笔记扉页,是张伯伦年轻时的签名。
内容并非犯罪计划,而是他早年在“凤凰计划”
时期,对意识本质、集体无意识深渊的哲学思考与恐惧。
其中一页被反复摩挲,上面用颤抖的字迹写着:
“…我们打开了意识的潘多拉魔盒,却妄想只取出希望…洪流之下,焉有完卵?真正的‘火种’,或许从来不在技术中,而在那些拒绝被洪流裹挟的、卑微的‘锚点’之中…可惜,我明白得太晚,走得太远…”
这本充满矛盾与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