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者病前神经图谱(如李晴提供的、未被污染的早期记忆碎片),结合先进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反馈技术,尝试为深度ds患者重建个体化的神经活动基线。
“星火社区”
支持网络:在“意识锚点”
个体所在的社区,建立由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及这些“锚点”
人物自身组成的互助网络。
利用他们天然的神经亲和力(“星火”
共振的残留效应)和社区信任,帮助ds患者进行感官再认、情感唤醒和社会功能重塑。
《神经权利宪章》的诞生:全球性意识灾难催生了国际社会对“意识”
法律地位的深刻反思。
在检察官、科学家、伦理学家及受害者团体推动下,联合国框架内开始紧急磋商制定《人类神经权利与数字意识保护国际宪章》(草案),核心条款包括:
意识自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形式的非自愿意识读取、写入、修改或删除。
神经数据属于个人最高隐私,享有越生物信息的特殊保护等级。
设立全球神经伦理审查委员会,对涉及深度神经接口和意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强制性审查。
明确“意识犯罪”
的定义与量刑标准。
陈刚走出法庭,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身后,是刚刚被判处重刑的“黑石生物”
前技术主管。
前方,是星火社区里,那位护士正扶着一名ds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患者眼中第一次出现了微弱的、属于“自己”
的困惑光芒。
远处,轨道上,“方舟”
的残骸在夕阳中反射着冰冷的光,如同一个巨大的警示碑。
对张伯伦的终极审判即将开始,但他只是一具空壳。
真正的审判对象,是那套将人类意识视为燃料、零件或商品的扭曲逻辑。
这场审判没有终点,它生在每一个法庭,更生在每一个修复神经创伤的病房,每一个讨论《神经权利宪章》的会议室,以及每一个普通人守护自我意识的日常瞬间。
星火已散入人间,照亮的不再是战场,而是重建文明边界的漫长路途。
检察官的职责,从挥剑斩魔,转为守护这点点星火,使其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