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情况,并与村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他们发现,虽然部分偏远村组仍存在技术应用不熟练的问题,但整体上,群众对治理方式的满意度较高,尤其是对“三公开三监督三提升”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
调研结束后,专家组召开总结会议,李国栋代表团队发言:“青岭经验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一种制度创新与治理思维的深度融合。这种以群众为主体、以技术为支撑、以监督为保障的治理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临别前,李国栋意味深长地对朱远航说:“远航同志,你走的这条路,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正因为不容易,才更需要有人走下去。我相信,你会成为那个引领者。”
朱远航送走专家组后,回到县委办公室已是深夜。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县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县委书记,而是一个被赋予更大使命的探索者。
不久之后,中央正式下发文件,将青岭县列为国家基层治理现代化试点单位,并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市县开展类似改革。与此同时,省委也作出决定,任命朱远航兼任省基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负责统筹全省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这一任命,标志着朱远航正式进入省级治理决策层面,也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面对新的身份与职责,他在全县干部大会上郑重表态:“无论身在何处,我始终记得自己是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治理现代化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事,而是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把这项事业推向深入。”
在他的推动下,青岭县进一步完善治理共同体机制,率先启动“数字治理+网格化服务”融合工程,打造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智能预警、精准服务于一体的全域治理平台。同时,他还推动建立“治理能力评估体系”,将群众满意度、治理效能、制度执行力等纳入考核指标,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然而,正当一切稳步推进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再次打破了平静。
2025年夏末,一封匿名举报信在网络上疯传,内容涉及青岭县某重点项目存在“利益输送”“违规招标”等问题,甚至影射朱远航本人涉嫌干预项目审批。尽管举报内容缺乏实质性证据,但由于网络传播迅速,舆论迅速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省委高度重视,立即指示省纪委监委介入调查。一时间,青岭县再次陷入风口浪尖。
面对压力,朱远航没有退缩。他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接受组织调查,并主动提交相关材料,配合审查工作。他在会上说:“我们不怕查,就怕不清白。如果真有问题,该处理谁就处理谁;如果没有问题,也要还大家一个公道。”
这一态度赢得了大多数干部的支持,也让外界看到了他的坦荡与担当。
调查持续了一个月,最终结果显示,该项目确实存在个别环节操作不规范的问题,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处理,但并未发现朱远航个人有任何不当行为。
风波平息后,朱远航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说:“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制度的完善,更是人的自律。只有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守住底线,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