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的实际问题。
一次,他在某老旧社区参加协商会时,一位居民提出:“小区没有电梯,我们这些住在五楼六楼的老人上下楼太困难了。”
朱武当场表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我将向有关部门反映,并推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加装电梯。”
不久之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财政补贴、审批流程优化等措施,极大推动了这项民生工程落地实施。
朱武的工作不仅受到群众好评,也在党内赢得了广泛尊重。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有一次,某房地产商通过朋友找到他,希望能在某个项目审批上给予关照。“朱主席,我们只是想请您帮个忙,不会让您为难。”那人递上一张购物卡,试图表达“心意”。
朱武严词拒绝:“我是一个党员干部,不能做这种事。你们要做的,是依法依规办事,而不是想着走捷径。”
那人尴尬地收回卡片,灰溜溜地走了。
事后,朱武还在一次廉政教育会议上专门提到这件事:“有些人以为送点小恩小惠就能打通关系,其实这是对我们党纪国法的蔑视。我们要时刻警醒,守住底线,不越红线。”
随着年龄增长,朱武的身体状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医生多次建议他注意休息,减少熬夜加班。但他总是说:“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坚持下去。”
有一次,他在一次外出调研途中突发胃病,随行人员劝他返回休息,他却坚持继续行程:“我已经答应了群众要来,就不能失信。”
最终,在医生陪同下,他一边服药一边完成了当天的调研任务。这件事在干部群众中传开后,不少人感动落泪。
“朱主席真是把群众当亲人。”一位村干部感慨道,“他心里装着百姓,唯独忘了自己。”
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人热情地打招呼,亲切地称他为“老朱书记”“朱市长”,仿佛他从未离开过一线岗位。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坚定信仰、为民服务、清正廉洁、勇于担当。
而他的人生故事,也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