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军则满面愁容。
张辽焦急地问王也:“使君,这可如何是好?再这样下去,重甲步兵将不复存在。”
此时,千余重甲步兵已伤亡近三百。
郭嘉提议:“使君,不如先让他们撤退吧!”
王也沉默,只是抬头望向太阳,再环顾战场,心中焦急万分。“怎么还不来!”
此时,白波军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中军挺进,全军随大旗而动,向晋阳军阵地压迫而来。
战况对晋阳军愈发严峻,郭太决定发起决战。
霎时,西面尘土蔽天,大队兵马直冲战场,旗帜上赫然写着“李”字。
郭太速派斥候探明情况。
斥候速归,报告来者竟是李乐将军。
郭太心生疑虑,他命李乐镇守大本营,怎敢违抗军令擅自行动?
郭太一向对李乐掌握兵权不满,两人虽名义上为上下级,实则关系松散。
“传令,令其原地待命!”郭太对斥候道,他不愿李乐坐收渔利。
然而,李乐部队非但不停,反而加速前进。
郭太预感不妙,但此刻调整阵型恐会引发混乱,只得命骑兵保护两翼。
可惜,命令下达已迟。
李乐麾下两千骑兵已突入晋阳军步兵阵营,大开杀戒。
这一突变迅速引发连锁反应,西侧步兵涌向中军,全军陷入混乱。
“太好了!”王也见状,激动高呼:“全军冲锋!”
晋阳军号角响起,万余将士怒吼着冲向白波军。
本就混乱的白波军在晋阳军的猛攻下,前锋迅速崩溃,仅十余分钟便溃不成军。
前锋的溃败迅速波及中军,引发更大混乱。
郭太急派卫队斩杀逃兵以稳定军心,虽连斩数百人,但随着李乐八千步兵加入,白波军彻底崩溃。
“将军,局势已无法挽回,快撤!”众将劝郭太撤离。
此时,郭太身边仅剩两千亲卫作为依靠。
“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杨凤与张老六亦劝道。
郭太环视战场,怒道:“李乐,我定要让你付出代价!”
随后,郭太下令撤退,在两千骑兵掩护下向南逃窜,其麾下五六万步兵四散奔逃,场面失控。
王也即刻派出两千骑兵追击。
直至日落,战场才恢复平静。
此战,白波军损失惨重,死伤逾两万。
王也军损失三千余人,兵马本不满万,除去辅兵,损失近四分之一。
与李乐会师后,王也于帐中会见。李乐,年逾不惑,满脸虬髯,身材魁梧,勇猛无比。见王也,他未有傲态,单膝跪地行礼:“李乐拜见使君!”
王也忙扶起他,感激道:“此番大胜,多亏李将军!”
李乐谦逊回应:“使君谬赞,在下久仰大名,无缘相见。今日得见,实为荣幸。愿誓死追随使君!”
王也大喜,既得大将,又得兵马万余。
他望向李乐身后的男装张宁,满是赞赏。张宁则傲娇以对,似有炫耀之意。
两军合营于禹王城外,王也麾下已有两万三千人,战俘亦万余。
入禹王城,太守盛情款待。宴上,王也依郭嘉之计,劝太守归顺。太守乃蔡邕挚交,对王也有好感,加之其大胜,权衡利弊后,决定归顺。
至此,王也掌控太原、上党、西河、河东四郡,五六十城,并州南部尽归其手。为固势力,他自封并州牧,成并州之主。
彼时朝廷无力,州牧多自封。王也遣赵云、张辽、徐晃、李乐,各领四千兵马,剿山贼,纳流民屯田。同时,他通过甄尧招募贤才。
王也之举,诸侯瞩目。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张扬、刘表等皆关注并州。其中,张扬、袁绍、张燕尤为在意。
张扬与并州相邻,担忧在理。张燕为黑山军首领,恨王也入骨,若非袁绍牵制,早已攻入并州。
袁绍本轻视并州,见其声势日隆,心生嫉妒。加之高玕因王也受伤,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