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王也深信赵云,视其为守护张宁之最佳人选。
赵云与张宁离去三日后,王也率军南下,万人同行,声势浩大。
同行者有郭嘉、张辽、徐晃、莫石头、令狐剑及王家三子,而徐庶与郭淮留守晋阳。
大军昼夜兼行,逾十日抵禹王城郊外,所幸城池未被白波军所占。禹王城雄伟,守军五六千人,粮草充沛,坚守十日无忧。
王也遣斥候探敌,亦被白波军察觉。为避免两面受敌,白波军撤回攻城之师,列阵以对。然王也并不急于交战,于对岸扎营,与白波军隔河相望。
两岸对峙,局势迷离。白波军未渡河攻击,王也无从主动出击。王也焦心等待张宁与赵云劝降李乐之讯。
他远望白波军营地,对岸炊烟袅袅,军帐密布,犹如小城池。郭字帅旗下,白波军将领共进午餐。
“王也名声在外!”
帅案后,黑袍长脸中年男子,白波军统帅郭太低沉道:“闻其前次败黑山军,又平晋阳周边匪巢十余处,实非泛泛之辈!”
“主公,黑山军之败,乃中王也之计,若正面相对,岂是对手!”
一粗犷大汉,满脸横肉,额有刀疤,啃着羊腿,满不在乎言。言语间,肉渣飞溅。
“王也狡猾,不可小觑!”
大汉对面,大眼宽脸男子忧虑道。
“哈哈,杨凤,你被王也吓破胆矣!”
刀疤脸大汉嘲笑宽脸男子。
帐中众人虽未发笑,但面露讥讽。
杨凤脸色骤变,怒极而唇颤,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他曾以不足千人胜五千白波军,却为保命弃军而逃,沦为笑柄,实力锐减,渐被边缘。
“哼!”
他冷哼一声,猛地站起,向郭太抱拳道:“主公,我饱了,你们继续。”言毕,怒视刀疤脸一眼,甩袖大步离去。
“废物!”刀疤脸掷剩骨于桌,冷哼道。
“张老六,安静些!”郭太不悦地打断道,“杨凤说得对。我们这里,只有他与王也交过手,不能掉以轻心。回想你们十七八岁时,可敢刺杀董卓?”
众人听后,沉默不语。
是啊,年轻时的自己,哪有那份胆识?
见众人无言,郭太笑道:“别太紧张,我们有六万人,远超他们,只要小心行事,不轻视敌人就好!”说完,他扫视了一圈,“谁愿去偷袭敌营?”
“主公,我愿前往!”张老六毫不犹豫地请缨。
“好!”郭太满意地点头。
与此同时,在王也的营帐中也在讨论对策。
“使君,我们扎营已久,对方却毫无反应,恐怕有诈!”郭嘉担忧地说。
郭太是老将,经验丰富,否则怎能在河内、河东横行多年?
“确实可疑!”张辽附和道,“他们人数众多,战斗力强,却迟迟不行动,不知有何打算!”
“你们过于担心了!”徐晃不屑地笑道,“他们是被我们几次大胜吓破了胆,黑山军人数更多,不也败了吗?”
“或许有这个原因,但正因如此,才更难对付!”郭嘉无奈地说。
“为何?”王也不解地问。
“若对方急躁,我们可利用其弱点,现在他们稳扎稳打,我们难以找到破绽!”郭嘉解释道。
众人想了想,觉得郭嘉说得有道理。
而且王也等人的补给线漫长,难以持久作战。
商议没有结果。
王也心想,不能一直等张宁的消息,如果那边没谈妥,岂不是白白等待?
这天夜里,王也正在睡觉,突然被营中的喧闹声惊醒。
“敌袭!”
“敌袭!”
士兵们大喊。
王也急忙走出营帐,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军营北门,也就是后方,火光映天,喧闹不已。
“快去了解情况!”王也吩咐门外的侍卫。
侍卫很快回来报告:“禀使君,已经问清楚了,是白波军趁夜扎营,张将军和徐将军已经前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