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全部办好。
互帮互助,各司其职也相互的监督着。
常康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从来不认为自己能够往上坐上宰相的位置。
想想他以前的日子,如今既可以出仕为官,又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始料未及以会有如此一天。
自是分外珍惜这一切,拼尽全力把事情办得更好。
自工部建立至今,常康稳稳的当着他的工部尚书,让人无可指摘。
到如今他表态,何尝不是对刘屈氂一开始指出的问题回答了。
工部背后有中科院,到底中科院多年来到底研究出多少东西,外人是不可探测的,大概可能满天下的人里最清楚人只有刘徽。
也只有刘徽就算不管中科院,同样也能让中科院的人研究各种急于大汉所急,一次一次的满足大汉的需求。
丈量天下土地,那是以前他们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刘徽的推动下,一应的工具迅做出,如何丈量如何记录,刘徽亲自带人去做成的。
对,就是当年为天下各州的府学刘徽往各州走一趟的时候,刘徽便让人准备做成的事。
那会儿天下人关注的重点在于各地的府学,后来是刘徽怎么帮助地方富裕起来。
无人知道,刘徽在明面上吸引人注意的时候,背地里让人土地丈量了。
此后那么多年来,事情都是悄悄的做,一次一次的复核,纵然过程是艰难的,那些人筹谋得不容易,成果也是斐然的啊!
到如今刘徽提出改税收的政策,从按人头收到按地征收。
地,随世族豪强的兼并,普通人剩下的地还有多少。
大汉看似轻徭赋税,实则不然。
税三十也好,税十五也罢,都按人算。
地都没了,试问按人头收税,百姓拿什么来交税?
也正因为如此,才会产生无数的流民!
问题早在爆出两百万的流民时,刘彻已然敏锐察觉。
那些年来他们一直都在考虑解决问题,刘徽有啊,一步一步的的来,划分各州那真就是开始而已,拆世族的坞堡到现在也不过是几年,在刘徽的强势之下,拆完了。
世族们恨得刘徽咬牙切齿,巴不得生吃了她!
挖空心思的要刘徽死,无奈刘彻在上头对于对他们对付太子的事不以为然,等涉及到刘徽时,毫不犹豫选择站在刘徽那一边!
当时世族们的反应都是说不出的难过。
怎么可以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