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据据实而答,迎向刘彻的打量。
底下那些本来告刘据状的人,一副痛心疾的模样道:“太子既听闻此事,岂能不上报?”
闻言刘据满目诧异不解的追问:“上报?此事早在科举召开时已然有了应对之法,只须按例办事即可。
父皇早有令,让儿臣按规矩办事。
而且,儿臣当日也确实进宫求见父皇了,父皇再次吩咐儿臣依从前的规矩办事,故儿臣将泄露的考题更换,换了另一套替补用的考题。”
刘彻一顿,不知是不是想起有那么一回事,他确实在科举考试前闻刘据深夜来见,却不曾见的将人打。
当夜刘据已然现了考题泄露的大事了?
一时间刘彻有些拿不准。
“父皇,这是当夜儿臣得到的考题。
多亏了京兆府尹。”
刘据赶紧将卫禧呈来的考卷送上。
刘彻身边的人上前给刘彻送上,刘彻接过仔细一看,有些印象。
京兆府尹呢,此事干得实在是漂亮。
漂亮极了!
“后面用的卷子不曾泄露?”
刘彻追问以确定一点。
刘据颔道:“自然。
每年到底备几种试卷,每年不同。”
作为过来人刘徽,见过太多的科举舞弊的例子,焉能不防着点,以免大汉因此吃亏。
每一年的科举考试关系无数学子的未来,也代表国家的颜面,公平和公正,纵然费人力和物力,也不能不给自己留有余地。
看,刘徽的有备无患可不就让大汉避免成一个笑话。
告状的臣了一愣,“如此说来此番科举考题不曾泄露?”
刘据道:“泄露了,又不泄露。”
泄露了一份考题,幸亏有卫禧早早现,否则真要乱成一团了。
“陛下,京兆府尹求见。”
在此时有人通传,京兆府尹来了。
“传。”
刘彻料想事情闹大了,定然是卫禧查到了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才会急于进宫见人。
卫禧着一身官服走进来,在看到卫禧的那一刻,好些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没办法,卫禧年轻,二十一岁的人成为大汉的京兆府,她还在人人都想把卫家拉下去的时候,稳稳坐住这个位置,更能早早察觉考题泄露的事,让刘据能够早做准备,没让大汉朝这一次的科举考试成为笑话,可见她的厉害。
这样厉害的卫禧,有着他们更无法接受的一点,她是女郎。
女郎为官。
自打刘徽领了女兵上了战场立了功,有了女将女侯,女官在河西扎根,随后一点一点的蔓延,科举考试的开启,如今的大汉参加科举考试的女郎越来越多。
看到那百官之列有女子的存在,都是凭本事一步一步走上去的,女子也可安邦定国,再非一个笑话,而是真真切切的一个事。
试问,有志向的女子,她们有走出来的机会,她们会愿意放弃?
不愿意放弃的女郎们,便捉住机会,走向朝堂。
卫禧在其中是佼佼者。
出身是她的优势,但她不仅仅是出身的优势。
卫禧但见刘彻道:“陛下。
先前现科举考题泄露,臣禀于太子,今得蒙北军相助,已然将卖考题之人拿下。
买过考题的人通过他们各自的指认,部分已然拿下,部分还在捉拿。
此事涉及人员甚广,请陛下命刑部出手查查。”
查案一事,卫禧不能说是最擅长的,还是让刑部的人接手。
刘彻让人接过卫禧呈上来的东西,还没来得及仔细查看,又听到有人进来唤道:“陛下。”
接二连三的事让刘彻不满,闻于人言,不善拧眉问:“何事?”
宫人道:“未央长公主让人送来负责印刷泄露考题的人。”
卫禧震惊抬头,其他人差不多是一样的反应。
满脸不可置信。
“押进来。”
卖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