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虽不及于当年有盐利那么高,但近些年自刘徽从百越回来后,刘彻大部分的支出没有再从国库中支取,便可以知道刘徽生财依然有道。
刘彻的钱都是从刘徽那儿拿的。
刘徽生财有道,随她因为府学诸事在大汉转了一圈后,那就更甚了。
各地的政绩听吏部道来,都有了变化,且是在刘徽的指导下做成的。
本来好些人质疑刘徽真有那么能干吗?
好的,看看那些果园,水产,连同又翻倍的粮食产量。
事实早已摆在眼前,哪里由人不相信的呢。
桑弘羊如今再看手上的计划书,真想劝劝刘彻,别把刘徽如此人才浪费了。
没错的呢,桑弘羊知道刘彻有所顾忌。
刘徽太能干了,无论是文治武功,刘徽早有建树,而且一直以来都以民为本,更为国家兴盛而谋,她的能力,就算把她流放百越之地,没有公主的身份,没有任何人的帮助……
看,刘徽不是照样把百越收拾得服服帖帖?
在刘徽到百越之前,百越的情况是一直反反复复,服大汉又不太服。
自从刘徽去了百越后,以教化之道,为当地的百姓而谋划,让他们学着织布作衣,耕种劳作,提高粮食产量。
武力是可以让人畏惧不错,可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一味的威而没有德,不能让人真心实意的归附。
刘徽做到了。
虽然在那样的过程中刘徽也没有少用武力,可是刘徽没有费过大汉一兵一卒!
凭着在各方的势力,借力打力的把百越各方的势力都治老实。
桑弘羊早年佩服刘徽,那么多年下来,那种佩服就更深了。
怎么就不是郎君呢?
如果刘徽是郎君,大汉的后继之君非她莫属。
以刘徽所作所为,其高瞻远瞩,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代明君。
刘据啊,那不能说一点都不好,但有刘徽相比,逊色太多了。
而且,刘据虽为太子,却无功于国,他的太子之位看着稳,可是稳得如何,都知道那靠的不是自己。
虽然刘彻纵然有心废太子,有卫青、霍去病、刘徽在,那断无可能。
然而啊,看着刘徽,朝中的大臣们对刘据一个太子还是多了几分要求的。
希望刘据能够多学些刘徽,至少也要像模像样一些。
刘据:你们以为那是能学的?能学我早学了!
“可行?”
刘彻何尝不知此事的可行性,可是他还是问出,只为了从桑弘羊的嘴里得到一个更肯定的答案。
“自然可以。
以公主的聪慧,随机应变的能力,既不曾忘于农业,虽有兴商之举,却还是以农为本。
陛下看到,其中多是以田地息息相关。”
桑弘羊都赞不绝口了,非常可行。
刘徽的脑子啊,她知道农为国本,连最基本的温饱如果都无法解决,所有的强大都成了一个笑话。
刘徽不是本末倒置的人。
“中科院的人,臣所知的是一直都在研究粮种,改进粮种以提高粮食产量。
而且公主在百越时对制糖方面也有很多的研究,有大突破。”
桑弘羊毕竟不是管着所有的事,很多事情其实只有刘彻最清楚。
对,还有一个刘徽。
关系国家的种种物资,早年刘徽已提出关乎民生之事,当以国营,那么多年了一直没有达成。
糖,当初制糖的技术实在是差得不行,算是如今好上许多,产量随刘徽在百越那儿让人捣鼓,那远胜于以前各地加起来的数量。
桑弘羊不得不冲刘彻道:“陛下何不问问公主的所有计划。
公主是走一步看十步以外的人,臣自知不能知于公主所谋,公主也不会愿意告诉臣。
唯有陛下,或可以……”
可以什么,刘彻不知道?
但,不一样了。
虽然他们父女从前一向无话不说,但如今却是不一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