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乌孙国的使臣再多套些话,弄清楚他们到底为何要和亲。”
刘彻给鸿胪寺的人丢下命令,这类的事就得他们出去探个底儿吗,
其实都很想说,想探使臣的底,倒不如让刘徽想想办法探探乌孙国的底,那不比他们在长安更容易证明乌孙的盘算。
“陛下,河西传来八百里加急。”
这时候,有人来禀,河西,他们正打河西的主意,刘徽送来得真是及时!
当下有人一个箭步上前,将那八百里加急的内容递上。
一层层传上去,到霍去病手里,刘彻一个眼神意示,霍去病拆开送到刘彻手里。
刘彻看清信中内容,眼中划过冷意道:“和亲一事不必再提。”
一封信就让刘彻做下决定,却是为何?
刘彻将信给他们传下去,刘徽已然查明,乌孙起了内讧,有主和的,也有主战的。
所谓主和的是要跟大汉交好。
主战的是跟大汉开战,要把大汉从他们那儿夺走的城池抢回来。
可惜,不好意思。
主和的占大多数。
而且,主和的人也聪明,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跟大汉的和亲,从而达到平息主战一派的怒火。
大汉的公主只要一来到乌孙,就会分散主战派对主和派的注意,而会关注于大汉的公主。
提到这一点,还有谁不明白的,那是想娶一个大汉公主回去成为乌孙主战派的出气筒!
咋的,当大汉的人都傻呢,由他们说几句话就信了?
也不想想看大汉如今在边境守着的正是大汉的公主,那可是最反对和亲的人。
在她的眼皮子底下想要算计大汉的公主,当她刘徽是死人?
刘徽此时对乌孙的感观直线下降,比起让大汉动手,刘徽很乐意让匈奴动这个手。
要知道眼下的匈奴没有不缺的东西,如果乌孙那儿有匈奴要的东西,匈奴会如何?
借刀杀人的法子,刘徽一向认为好用得很。
此时的刘彻也注意到刘徽在信中最后写下的四个字,借刀杀人。
本来刘徽去河西就是为了让西域早早的成为大汉的一部分,不让西域各国乱起,怎么可能会有让他们归顺的一天。
匈奴不抢大汉,抢西域各国?
眼看匈奴肆无忌惮,倒是有西域国给刘徽送信,请求帮助。
怎么的,请人帮忙就一句空话,半点好处都不给?
要是换成那热心肠的人会怜惜别国的人,可惜不好意思,刘徽一直最心疼的是他们大汉的百姓。
为了不让匈奴再敢犯大汉边境,大汉忍辱负重六十余年,打了十几年才打得匈奴不敢再进犯。
西域各国没有勇气和匈奴对抗,那是他们没有本事,他们受的苦既不是大汉给他们的,以为喊一声皇帝陛下,就能让大汉的兵马出动,为他们出生入死?
当大汉将士的命不是命吗?
刘彻起身喊了退朝,把霍去病叫来。
想来刚从河西回来的霍去病一定很清楚刘徽一句借刀杀人何意。
“借的是匈奴的刀,杀的是乌孙。
乌孙国内有不少好东西,徽徽都探出来了。”
霍去病赶紧把情况告诉刘彻,刘彻听得嘴角弯弯,连声称赞道:“好,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