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回来,没有惊扰卫子夫。
第二日,刘徽正在梳洗,闵娘急促的禀告道:“长公主,李广将军进宫,请求自募兵马,自给粮草,唯求参战漠北。”
闻言,刘徽冷冷一笑,眉间尽是冷意,“自募兵马,自给粮草。
好,如此求战的决心,不让他去怎么行。
哼!”
一个李广,一个李蔡,刘徽不由反省,她怎么尽跟姓李的杠上了?
闵娘有些欲言又止,刘徽看在眼里道:“有话直说。”
“陛下说,想去让他去。
不让他上战场的法子千千万万。”
闵娘亦知李广的作为惹怒刘彻了,别看刘彻同意他去,一个李广失信于刘徽,再加上一个李蔡,李家的人在刘彻眼里成了什么样的人,未可知。
刘徽心下有所不满,也只是一点点而已。
本来以为让李广认清现实,他怕是无颜再吵着上战场了吧。
反而忘记可能适得其反。
正所谓不蒸馒头争口气。
李广征战多年,何尝不思一雪前耻,刘徽向天下人昭示他没有领兵的能力,他不是匈奴的对手,他更要用事实证明自己。
刘徽昂起头,思量的是如何把有可能对卫青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父皇,李广想战,让他战。
就让他正面迎战。”
刘徽思来想去,终是向刘彻提议。
“你都说了他是无能之将,此战关系重大,岂能儿戏。
你别再管。
李广的事朕自有主张。”
刘彻不愿意用李广,以前是因为现李广不合用,如今更多了几分不满。
敢提出自募兵马,自供粮草,岂不是让天下人以为大汉没有兵马,国库都没有钱了?
重点更是,开了一个许将军自募兵马粮食的先例,若遇大事,一个个都以为朝廷为借口,且私自募兵,彼时大汉会乱成何种模样?刘彻是不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生。
怕是给李广出主意的人也料到刘彻断不可能答应,由此也达到让李广参加漠北一战的目的。
刘彻嗤笑一记,不屑之极。
想上战场,他让他上。
无用之将,上了战场同样也可以弃之不用。
“那就不能让他当前将军。”
刘徽提出。
刘彻一眼扫过刘徽,大将军之下设前、后、左、右将军和卫将军、车骑将军。
前将军,冲锋在前,刘徽想到刘彻已经打定主意的出征路线,坚定反对让李广成为前将军。
刘彻笑了,“这点事你还怕你舅舅处理不好?”
谁想刘徽扬眉道:“舅舅对众将士,尤其是像李广一样的老将多有敬重,难免不忍。”
因为不忍,有些话便不会说白。
不说白,有些人就会以为自己是对的,不对的只能是别人。
刘彻意示刘徽把剩下的话一并说完吧。
刘徽真要说完,轻声道:“战场上不听调令者,军法处置。
老将军毕竟年迈,也该给年轻人表现的机会。
老将持重,最适合替补。”
恶心人是吧,谁还不会恶心人不成?
刘徽倒要看李广能如何?
“这是自然。”
刘彻不希望战场上多生变故,卫青是大将军,若有不遵调令者,当以军法处置,一视同仁。
“调李将军为后将军。”
刘徽力求刘彻把人调为后将军,“李广将军若觉得委屈,便不要再请上战场。
尚未出征,李将军的意见太多了!”
刘彻能够感受到刘徽的不喜,第一回如此明确的表露出不喜。
“你啊,难得孩子气一回,也好。”
刘彻知刘徽为何对李广如此不喜。
李广若有本事,刘徽会比刘彻更迫切的希望刘彻用人。
可是深入漠北,此去匈奴腹地,一片沙漠之地,倘若不辨方向,便会贻误军机。
战场上的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