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都听说了,人回来之后,刘徽并没有特意提起,刘彻观她和霍去病的反应都挺好,以为刘徽应该没有什么事。
刘徽此时提起,刘彻才意识到,其实刘徽在那个时候也是怕的。
“舅舅说,慈不掌兵。
表哥也说,如果我连死人都怕,以后别提上战场的事。
行刺的人压根比不上战场,战场上的死伤会更大,更血腥残暴。
父皇,比起行刺我那些人,一些死尸真算不得什么。”
刘徽轻声的告诉刘彻,神色平静,似乎已然习惯接受,不会再因此生出波澜。
“罢了罢了。
随你。”
刘彻还有什么理由拦着刘徽,刘徽做事从来不是没有原由。
由此而始,刘彻再不管刘徽,哪怕刘徽在之后闹出更多在别人看来不合适的事,刘彻就记着一点,刘徽在为大汉寻找人才。
刘徽并不是样样都懂的主儿,她要怎么把各类人才集聚,自然是只能慢慢的招,再慢慢的挑,从中挑出适合大汉用的人。
“你用八百兵马不曾伤亡拿下刘陵一千人马,当日布局,你是自学起兵法了?”
刘彻还想起另一回事,顺口一提。
兵法啊,刘徽还没读到呢。
但要说一点都不懂,听刘彻和卫青念叨,刘徽道:“跟父皇和舅舅学了一些,还行吧?”
刘彻颔,还行。
因而,刘彻提起要教刘徽和霍去病兵法,结果,霍去病道:“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刘彻一听乐了,霍去病说得没有错,作战讲的是随机应变。
霍去病一向不拘一格,在兵法上,未必没有自己独到领会,学不学,也没关系。
“父皇,我学!”
霍去病是天才,刘徽自叹不如,她要学!
刘彻可是精通兵法的人!
要知道卫青的兵法都是刘彻教的。
更别说,大汉出击匈奴的所有出击方向,出击时间,甚至是分击几路兵马,全都是由刘彻作为总指挥,总设计的。
也就是说,卫青和霍去病打的所有胜仗,他们是统帅,刘彻更是大统帅!
刘徽岂有不学的道理。
“好!
父皇教你!”
无论是拒绝的霍去病,亦或者是求之不得的刘徽,都让刘彻开怀大笑,瞧着他们的眼神,透着藏不住的喜爱。
兵法在学,刘徽的书阁也建起。
长安城定要有一处书阁。
五层的高楼,上面全是书,一层是最基础的内容,不识字的人都可以看图自学。
书阁建成的那一天,刘徽站在五楼之顶,伸了一个懒腰,请韩澹挑个黄道吉日,准备开张。
在此之前,刘徽让人可劲宣传,为的是让人知道,书阁的好处。
书阁内的所有书,供大汉子民阅览,只要是手脚干净,爱护书籍的,都可以进入书阁之内借阅任何书。
若有不求甚解之处,还可以留下问题,请天下人为君解惑。
瞧,书阁的门口,有着一块很大的黑板。
刘徽让人弄出来的黑板,思量应该写什么,最终,刘徽在上面画了一幅画,并且留下后世有名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至于刘徽画的图,观潮图。
上面的是一个人坐在那儿,观潮!
待有人路过看到刘徽画的图,还有写下的四句话,都不由看痴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莫说外面的人,饶是刘彻得知刘徽写下的这四句话,看刘徽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刘徽有些不好意思,借大佬的话糊弄人,更为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别以为她不知道,她建起的好几处书阁,没少让人投诉,都一再提议关闭。
但凡刘徽不是公主,早有人用权势让刘徽不得不乖乖听话。
在长安这儿,刘徽道:“父皇既让人兴建太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