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计划”
的密议余波未平,一道道加密的指令已如同无形的脉络,悄然贯通五陆。
镇魔城依旧矗立在东海之滨,戒备森严,然其真正的核心,已转向那更为隐秘的“补天阁”
。
而计划的第一个实质性步骤——“筑巢”
,即建造能够抵御乃至探测星空威胁的“观星台”
与“御天壁垒”
的工程,其选址,经过补天阁长老会反复推演与激烈辩论,最终定在了玄天大陆极北之地,那片被万载玄冰覆盖、人迹罕至的“永冻荒原”
深处。
此地,虽环境酷寒,灵气稀薄,却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则,地处大陆边缘,远离魔域正面兵锋,相对隐蔽;二则,天穹澄净,极少云层干扰,利于观测星象,接引或防御域外之力;三则,荒原之下,蕴藏着一条罕见且相对稳定的“虚空能量暗流”
,若能引动,可为未来大型阵法提供磅礴能量;四则,此地玄冰历经亿万年不化,坚逾精钢,本身便是极佳的天然屏障与建筑材料。
决议既下,五陆响应。
不过旬月之间,原本死寂的永冻荒原深处,一片被命名为“北冥崖”
的巨大冰川环绕的盆地中,已是风云汇聚,气象万千。
时值玄冰大陆的极夜将至未至之际,天幕低垂,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墨蓝色,其上点缀着格外清晰的、仿佛触手可及的硕大星辰,洒下清冷辉光。
盆地四周,巍峨的冰川如同沉默的巨人,折射着星辉与冰蓝交织的寒光。
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呵气成冰,寻常修士在此,若无深厚修为或特殊法宝护体,顷刻间便会冻僵。
盆地中央,一片相对平坦的冰原已被清理出来,作为临时的集结地与指挥中枢。
此刻,这片冰原之上,人影绰绰,喧而不乱,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来自五陆四海的能工巧匠、阵法大师、符文宗师、以及负责护卫与后勤的各路精英,已然汇聚于此。
东海的龙族工匠,驾驭着碧波水遁,带来的是采集自万丈海渊的“沉海玄铁”
与“万年暖玉”
。
他们身着避水鲛绡袍,行动间有水汽缭绕,正与擅长控水的北地玄冰卫协作,利用极寒之力,将玄铁熔炼塑形,构筑地基框架。
那沉海玄铁黝黑无光,却重若山岳,每一块都需要数名龙族壮汉合力方能搬运,但在龙族秘法与玄冰之力的共同作用下,正被缓缓嵌入预设的冰基凹槽之中,出沉闷的轰鸣。
南荒火巫一族的工匠,则是最为显眼的存在。
他们大多赤膊上身,露出布满火焰图腾的古铜色皮肤,周身热气蒸腾,抵御着严寒。
祝融炎亲自督阵,指挥族人架起数十座巨大的“地火熔炉”
。
这些熔炉并非燃烧凡火,而是引动了深藏于冰川之下的一条微弱地脉之火,再以南荒秘术加持,喷吐出炽白烈焰,专门用于熔炼那些需要极高温度才能处理的特殊材料,如来自西漠佛国的“金刚砂”
、中州古墓出土的“星辰碎片”
等。
熔炉周围热浪滚滚,与四周的极寒形成鲜明对比,冰面上不断腾起白色的水汽。
西漠而来的,主要是佛国的阵法师与苦修僧侣。
他们身着朴素的僧袍,面容肃穆,手持念珠或罗盘,并不直接参与体力劳作,而是行走于初步成型的地基之间,以精妙的佛门神通,在地基关键节点铭刻下金色的“加固符文”
与“净化法阵”
,确保建筑本身坚不可摧,并能抵御邪祟侵蚀。
梵唱之声低沉悠远,与工地的喧嚣奇异融合,带来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中州各大世家与宗门派来的,则是精通机关巧术、土木工程的大师。
他们带来各种精巧的测量仪器、傀儡机关兽。
只见数十具高大的青铜傀儡,在修士的操控下,不知疲倦地开凿冰层、搬运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