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举,不敢称功,但求无过。”
他语气从容,条理清晰,将对方的指责一一化解。
王太监眯着眼打量着叶明,他没想到这个边地知府如此沉稳,口风甚紧。他收了刘琨不少好处,本是来找茬的,但叶明摆出的事实和安阳眼前显而易见的繁荣景象,让他一时难以发作。
“哼,是否利国利民,咱家自会查明。”王太监将奏表收起,语气稍缓,“咱家会在安阳盘桓数日,叶知府当好生配合巡查。”
“下官遵命。”叶明躬身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王太监在安阳城内四处“巡查”。他参观了繁忙的水力工坊,查看了毛纺合作社,甚至去了正在授课的边民学堂。
所到之处,看到的皆是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的景象,与他想象中“穷兵黩武”、“民不聊生”的边城截然不同。尤其是那清澈透明的琉璃窗和神奇的“窥微之镜”,更是让他暗自心惊。
其其格代表归附部落招待王太监时,不卑不亢地讲述了部落归附后生活的改善和对朝廷的感恩,言辞恳切,让王太监挑不出任何毛病。
而在定远新城工地,看着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已经初具规模的坚固城墙,王太监更是暗暗咂舌。这安阳的实力和效率,远超他的预料。
数日后,王太监的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临行前,他对叶明说道:“叶知府,安阳景象,咱家已看在眼里。咱家回京后,自会向陛下如实禀报。只是……朝中是非多,叶知府还需谨慎行事,莫要授人以柄。”
这话看似提醒,实则也是一种表态,意味着他至少不会在皇帝面前刻意抹黑安阳。
送走王太监一行,顾慎长舒一口气:“总算把这阉人打发走了!看样子,他应该不会乱说话。”
周廷玉却依然眉头不展:“大人,王太监虽暂时安抚住,但刘琨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绝不会就此罢休。此次未能得逞,必生他计。”
叶明望着京城方向,目光深邃:“我知道。朝堂之争,避无可避。但我们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于他人的公允。安阳的根基,在于我们自身的强大与不可替代。”
他转过身,语气斩钉截铁:“加快定远新城建设!加快水力工坊扩张!加快格物院所有项目的进度!我们要让安阳变得如此重要,如此繁荣,以至于任何想要动我们的人,都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
“同时,”叶明对石小星道,“加强对幽州和京城方向的监控,尤其是刘琨与朝中官员的往来。我们要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