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蓝”的横空出世,如同一道划破阴霾的闪电,不仅为安阳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更极大地提振了全城上下的信心。
这种色泽纯净、稳定而梦幻的蓝色,迅速通过西域商人的口耳相传,成为了丝路上新的传奇。
拉希德和他的同伴们几乎是以狂热的态度,包揽了初期所有的“安阳蓝”琉璃制品,并用远超以往的价格,换来了安阳急需的优质铁料、硝石、乃至一些稀有的植物染料和药材。
格物院琉璃工坊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
匠人们不仅要保障“安阳蓝”的稳定生产,还要根据叶明的指示,尝试将这种蓝色颜料应用到羊毛布的染色上。
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媒染剂和工艺,染出了同样鲜艳夺目的蓝色羊毛布,立刻成为了合作社新的王牌产品,甚至比琉璃器皿更受西域和中亚地区的欢迎。
财富如同活水般再次涌入安阳,不仅彻底粉碎了刘琨的经济封锁,反而让安阳的财政变得更加雄厚。
周廷玉看着府库中迅速增加的银钱和物资,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全力支持定远新城的建设以及各项技术的研发。
有了充足的资金和物资保障,定远新城的建设速度再次提速。内城城墙率先合龙,高达三丈的暗红色墙体在草原上巍然屹立,水泥浇筑的垛口和箭楼透着一股冷峻的威严。
城内的府衙、军营、仓库、格物院分院以及第一批官舍也相继完工,虽然内部装饰尚显简陋,但功能已然齐备。
叶明决定,在新城初步建成之际,举行一场盛大的落成典礼,并邀请所有归附部落的首领、安阳城内的士绅商贾、乃至一些关系友好的西域商人前来观礼。
这不仅是为了庆祝,更是为了展示安阳的实力与成果,进一步凝聚人心。
典礼当日,定远新城内外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来自草原各部的首领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而来,看着这座在昔日牧场上拔地而起的雄城,眼中充满了惊叹与敬畏。
安阳本地的商贾士绅则更多是带着自豪与商机审视着这座新城。西域商人们,尤其是拉希德,更是对新城规划和水力应用赞不绝口,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里蕴藏的巨大潜力。
叶明身穿知府官服,与周廷玉、顾慎、其其格等人站在刚刚落成的城楼上。城楼下,是整齐列队的边军将士、精神抖擞的格物院匠人、以及来自各方的观礼嘉宾。
“诸位!”叶明的声音通过简单的扩音装置(铜皮喇叭)传遍四方,“今日,定远新城,初具规模!此城之立,非为一砖一瓦之功,乃是我安阳军民同心,各族携手,共克时艰之见证!”
他回顾了建城的艰辛,提到了老龙口的水利,提到了技术封锁下的突破,提到了“安阳蓝”的意外之喜,也提到了所有为此付出汗水与智慧的人们。
“……此城名为‘定远’,意在安定边远,志在千里!它不仅是安阳的屏障,更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家园,是连通草原与内地,连接东方与西域的枢纽!从今日起,安阳府衙将正式在此设立分行,管理新城及周边事务!”
“边军将在此驻守,保一方平安!格物院将在此设立分院,探索未知,造福百姓!市集将向所有诚信商人敞开,共谋发展!”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感染力。台下,无论是汉是胡,是兵是民,都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典礼的高潮,是格物院准备的“献礼”环节。
首先亮相的,是几名士兵推上来的一架覆盖着红布的巨大器械。红布掀开,正是那尊采用新工艺打造、泛着冷冽寒光的“镇远将军炮”!
虽然为了安全并未实弹射击,但那狰狞的炮口和厚重的炮身,已然让所有观礼者,尤其是那些部落首领,感受到了强大的威慑力。
接着,其其格代表毛纺合作社,献上了一匹用最新“安阳蓝”染制的、长达十丈的极品羊毛呢绒,那深邃的蓝色在阳光下流淌,如同截取了一段天空,引得众人阵阵惊呼。
最后,林师傅亲自捧着一个琉璃匣子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