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便是!」
赵孝骞竟当仁不让地道:「既然子瞻先生如此懂事,我便却之不恭了,别的肉先不提,至少还我一只熊掌吧?」
苏轼再次愣住。
他记起来了,当初在拒马河大营时,赵孝骞弄来了一只熊掌,与他分食之,那肥美多汁的滋味儿,苏轼至今难忘,回到汴京后与友人饮宴,每次还意犹未尽地追忆那只熊掌的味道。
现在赵孝骞让他还,拿什麽还?
熊掌啊,可遇不可求啊,当初赵孝骞吃过熊掌后也是食髓知味,命陈守领禁军兄弟上山再猎一只熊来,结果陈守带人进山转悠了大半个月,连根熊毛都没找到。
动用国家机器都弄不到的珍贵食材,苏轼怎麽还?让他这糟老头子独自进山给熊大熊二们精准扶贫吗?
神情呆怔地看着赵孝骞似笑非笑的脸,良久,苏轼突然表情一变,变得热情且欣悦:「子安何时回汴京的?老夫的忘年至交,回来却一声不吭,实在该罚,罚你与老夫今夜饮酒达旦,不醉不归……」
话题转得很生硬,赵孝骞丝毫不为所动,伸出手掌横在他面前:「饮酒的事再说,先还我熊掌。」
苏轼哈哈一笑,随即佯怒道:「子安!……你调皮了!」
「快走快走,老夫今日请你饮酒,包醉的。」
二话不说拉他上了马车,上的还是楚王府的马车。
这是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啊。
马车摇摇晃晃来到州桥,大相国寺的御街拐角,有一座青楼,这次终于不再是那家名叫「醉花阴」的青楼了,苏轼换了一家格调看起来比醉花阴更高端奢华的青楼。
下了马车,苏轼热情地拽着赵孝骞进门,刚进门便迎上来一位知客。
有个错误的观念是,青楼外面拉客的都是那些风骚入骨的中年老鸨,挥舞着小手绢儿朝着大街声声呼唤「大爷进来玩呀」。
其实这是不对的,古往今来的青楼都没那麽掉价过,更不可能做出大街上公然拉客的低贱行为。
青楼的生意再差,也不会贱到这个程度,那样反而是自砸招牌,沦为暗娼之所,乌烟瘴气之地,但凡脑子正常的老板都不会这麽干。
古代的青楼其实更像千年后的上流社会精英人士聚集的高端私人会所,它不仅能与姑娘聊天饮酒作乐,同时还担负恩客们的社交,谈判,舞文弄墨,提供情绪价值等作用。
赵孝骞现在进的这座青楼,知客是个文雅儒士打扮的中年男子,见到苏轼后,文质彬彬地向苏轼行礼,口称「苏学士」,招呼随意且亲切,不让人感觉疏离,同时态度又拿捏得恰到好处。
苏轼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与知客招呼后,指了指赵孝骞笑道:「这位,名震天下的河间郡王,辽人畏之如虎,大宋的英雄豪杰人物,今日老夫做东,好生招待他,莫砸了你家的招牌。」
知客一听赵孝骞的名字,顿时肃然起敬,然后非常正式地整了整衣冠,朝赵孝骞长揖到地。
「末学拜见郡王殿下,殿下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