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骞的目标一直很明确,那就是根本不再考虑豪强地主的利益,而是用皇权维持朝局的稳定,用新政广泛地照顾平民百姓的利益。
赵孝骞当然知道这样干的后果,豪强地主迟早忍不下去的,他们必然会制造动乱,甚至索性聚众造反。
没关系,这不过是剜去脓疮的过程,长痛不如短痛。
朝局稳定,百姓归心,基本盘就不会崩。
如果史书上能够记载赵孝骞执政这几年的功绩,那么随着方田均税法的推行,史书上对这段时日或许会冠以一个很现代的名字,“土地革命”。
它不是彻底的革命,但它已经具备了革命的雏形,只要最后落实成功,那么将大大缓解统治阶级与百姓的尖锐矛盾。
反过来说,革命,哪有不流血牺牲的?
现在,随着刘泽宁突然暗访应天府辖下洲县,许多想遮掩的事情根本遮不住了。
于是,几名官员聚在一起,以一种几乎是狗急跳墙的心态,开始酝酿一场民变阴谋。
算盘打得很响,只要民变酿成,一切黑锅都能推到刘泽宁身上,反正刘泽宁那时已是个死人,根本无法辩驳。
民变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让汴京的官家亲眼看看,如此仓促且草率地推行新政,落实到民间会造成怎样恶劣的后果。
另外就是,也让官家看看他力排众议设立的监察府,到底是什么成色。
正是这些监察官员下放到地方后酿成了大祸,那么监察府在朝堂上是否继续具有超然的地位,官家也该考虑一下了。
当然,民变之后,应天府官员是要承担责任的,这些后果李淮等人也想到了。
不过这个阴谋本来就是算计刘泽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