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他家祖坟附近有人烧山火,连带着把他家祖坟烧冒烟了……
你快回老家救火去啊!
赵孝骞盯着韩忠彦,缓缓道:“师朴先生,朕任你为监察大夫,是为了让你和同僚监察天下官员,但监察府只有监察之权,并无拿问,审讯,干预地方政事之权,这一点你要搞清楚。”
“监察府禀奏上来的任何一件事,皇城司都是会仔细查实的,如若监察府官员有欺瞒构陷官员之举,师朴先生是要负责任的,明白了吗?”
韩忠彦垂头行礼:“臣明白,臣定不负官家所托,所言所奏,字字不假,如若不实,臣愿担罪。”
“监察府设于汴京御街,但地方上也要设立监察官署,往下分别设道和府级监察官署,受汴京监察府节制。未来两年内,监察府可慢慢完善。”
“臣遵旨。”
赵孝骞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环视政事堂内群臣的表情。
嗯,都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样子,看来监察府的设立,大家心里都不乐意。
没关系,慢慢就习惯了。
还是那句话,大宋重文轻武的时代结束了,以后也不存在什么“刑不上士大夫”的说法了。
当官没一点压力,真以为考上功名就世代享福了?
…………
政事堂的朝臣不敢多言,因为他们处在这个顶层的位置,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对赵孝骞的决定再是不满,也只能暂时隐忍。
但赵孝骞知道,事情只是刚开了个头。
他亲手掀起了一场暴风雨,现在,他在等着暴风雨来临。
果然,第二天,官家决定设立监察府的消息传到了朝堂上。
朝臣们顿时炸锅了。
这不仅是分权那么简单,官家的这个决定简直是在天下所有官员头上悬了一柄利剑。
从此以后,所有官员都不得不处在监视之下,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说不定都会被监察府官员记下来,送到汴京皇帝的案头上。
这怎么能忍?
大宋自立国始,便一直秉持善待士大夫的国策,如今官家的这个决定,等于将这项国策全盘推翻。
官家在以一种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靠的态度,在驾驭天下的官员,而官员的地位,从主政一方变成了被监视的对象。
这都已经不是触碰利益,简直是被绑票了。
于是朝臣们纷纷上疏,言辞激烈地反对官家设立监察府的决定。
奏疏首先送到政事堂,而政事堂的宰相们一脸为难的样子,又把奏疏送到了福宁殿。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