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军人,沈玉姝自是心存一份敬意在,选的是院子里宽敞明亮的房间,铺盖被褥都是全新的,还叮嘱顾氏每日的饭菜不要小气了,不管哪朝哪代前世还是今生保家卫国值得百姓的爱戴。
眼见着护卫开始指导几个孩子的功夫,她才拉着家里的板车去城外晃了一圈,谎称是从牲畜市场收来的,把空间二十袋鸭鹅毛过了明路。
古人保暖的方式五花八门,富人穿锦帽貂裘,穷人置不起棉衣的就只有靠柳絮、木棉等东西取暖过冬,不少老百姓会把家禽羽毛收集起来拿到市场上卖,所以她找的这个借口倒也不算胡扯。
家里的两辆板车被沈安信拿去拉货,她牵着马厩里唯一的驴子出城门,寻思着回头让他再去吴常乐那里买一辆,王家村离大青村也有一段路程,来回跑板车有些不够用。
昨日何氏回娘家安排好一切,沈玉姝今日只管带着肥皂去便是。
她在两村之间的岔路口上看到等了许久的沈安信,身旁是放着竹筐的板车,车上是提前预备好的油纸和工具。
沈安信穿着靛蓝的棉袄和雪地靴,头戴暖帽连耳朵一块儿包着,鼻子冻得通红。
沈玉姝看见他脖子上围了一圈绒毛,又想起山上小黑小白猎的那两只狐狸,想着回村里记得拿出来让沈安仁硝了皮好做衣裳。
“等很久了吧?”她驱赶驴子走近,问着。
沈安信见她从驴背上跳下来,赶紧上前把手里的汤婆子揣到她怀里,“也没多久,估摸着时辰出来的。”
俩人坐上板车,阿黄认得路不用多操心,慢慢悠悠朝到王家村而去,路上积雪还未消融,难走了些,到村口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的事。
何家为了这事,特意将正堂几间屋子收拾出来,又听说肥皂不能挨冻,每个房间都放了火盆。
沈玉姝路上进了一趟空间,把肥皂装好赶在进何家门前拿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