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姝赶紧上前扶着她的胳膊,“奶奶,我不说了不叫您出来,这路还湿着,回头再给摔着,师父还在山下一时半会儿可回不来。”
“我身子好着呢,不用这么小心。”沈老太太摆了摆手不要她扶,奈何沈玉姝力气太大,硬是把人拉到了厨房,“您在这儿等着便是,我去开门。”
沈玉姝从早上起来便没休息过,可也只把几个屋子间走动的小道清理出来,再就是前头厨房附近的雪堆在了一起,其余的地方还半点都没动。
此刻小黑小白正在上面闹腾,见着生人也不理会,只顾在雪堆里打滚,兄妹俩捉迷藏一样跳来跳去的。
夏氏几个看它俩一蹦半米高的样子吓了一跳,尤其是夏氏她只见过小时候的小黑小白,长大了还是头一回见,大半年的功夫它俩的变化实在太大。
“婶子们不用害怕,小黑小白不咬人!”沈玉姝见此只能先安抚几人,转头撵道:“你俩玩够了就先回屋,待会儿再出来。”
小黑小白是听话的,头顶着一坨雪看了韩氏几人一眼,眼神有些埋怨,接着便跑回二房木屋。
夏氏和韩氏几个妇人进门便马不停蹄的干活,沈家的院子说大不大,可前前后后也有四座木屋和三间厨房,再有牛棚和柴棚,仔细清理起来也得用不少时辰。
沈老太太在厨房煮了一大锅姜汤给众人,水用的院中最上面一层的白雪,无根之水清冽纯净,生姜却是空间生长的,每人一碗喝下,入口暖意瞬间传遍四肢百骸,就连疲惫都消了几分。
众人不知其中猫腻,只当是山中雪水煮的格外好喝些。
家里的猪油渣还剩不少,沈玉姝不好让大家白帮忙,干脆和沈老太太商量,一人包上两斤带回去,不管是做菜还是给孩子当零嘴吃都是可以的。
冬日的暖阳照在雪上闪闪发光,一阵寒风刮过带起地上的雪粒子打着旋儿往她裤腿里钻。
等雪融化比下雪更冷不是嘴上说说,沈玉姝汗湿的后脖颈泛起凉意,她缩着脖子把院门关上,大步朝着厨房走去。
“奶奶,咱们中午吃什么?”
沈老太太擦擦手上的灰,从灶火前起身,去柜子里拿盆和面。
“猪油渣还剩着不少吧,不如都做了包子,看这天已经放晴,等上两天你就能下山了,到时候给你爷爷他们带下去,也省的他们动手做。”
沈玉姝看她往盆里舀了五碗面还不停手便知是个大工程,撇撇嘴朝门外走去,“行,您说了算,那我去拿几颗白菜来调馅。”
去隔壁拿了条二斤的腊肉和三棵白菜,角落放的干蘑菇也抓了两把。
香菇泡开了洗净切丁,白菜剁碎放盐杀一杀里面的水分,和切好的腊肉活馅儿,倒葱姜水去腥,最后加入调料和酱油拌匀。
面食一向是沈玉姝的短板,要做个米饭炒菜什么的她还凑合能上手,但要说面食那就差得远了。
或许她在做饭一道上总是欠缺点儿,包的包子不是褶子没捏好,就是口没封好,总之十个里面有一半都是张嘴的,沈老太太每每抬头看她手里的包子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说说你,干别的不用人教就会,怎么做个饭就这么难,手把手教都学不会,将来嫁人可怎么办?不会做饭在婆家是要受委屈的。”
沈玉姝听着对面鼻子喷出的气有长有短就知道老太太气的不轻,咧嘴一笑,“哎呀,奶奶,我要什么都会做,那还给不给别人留活路了,再说我不会做饭自有会做的人,难不成全家都等着饿死不成。”
“哼,狡辩!”沈老太太掀起眼皮看她,眼里全是揶揄之色,“手笨就手笨,尽会给自己找理由,行了,你去烧火吧,先把这笼包子蒸上。”
沈玉姝脸皮厚,说了也不脸红,吐了吐舌头起身去灶前加水添柴。
祖孙俩围着灶台忙活一下午,包子蒸了一笼又一笼,天暗下来前终于包完了盆里的肉馅。晚饭一人冲了碗热鸡蛋,现有的包子就着老咸菜填饱肚子。
天随人愿,山中连着两日天气晴朗,到第三天山里的积雪化了大半,山顶的水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