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了他们这么久,想必也认识了不少草药,剩下的就让他们自个挖去吧,再说天气冷成这样,山里也没多少药材可挖了。”
“至于我奶奶和大伯娘的安危倒是不用担心,我爷爷这两天就回来了,家里要做肥皂,到时候我爹也会日日进山,不怕,何况院里的电围栏又不是摆设,有贼人敢上门也得试试他们的皮厚不厚。”
沈玉姝说完起身走向半夏的卧室,“您先考虑着,我回屋换件衣裳。”
等她人再出来时,李郎中在桌前正整理着医书,她踱步到桌前双手撑在医书上,“您同意跟我进城住了?”
“嗯。”李郎中沉着脸点头,“一是为半夏,二是为你!”
沈玉姝迎上他严肃的眼神愣了一瞬,手指着自己疑惑道:“我?我怎么了?”
“我得盯着你给我译书,怕你忙起来忘了,当然还有你的课业,也不能懈怠。”
李郎中说的一本正经,听在她耳朵里却有些不对味儿,按下心里略有些暴躁的小人,长出一口气问道:“师父,您徒弟以往的表现就这么差吗?”
“那到没有,我只是发现相较读书你更沉迷于挣钱,你的铺子快开张了,我怕你忘了正事。”
.......好吧,在李郎中看来译书才是正事,她顾着挣钱多少显得有些不务正业,此刻她已经能想象到自己以后的日子,是何等的辛苦,一边忙着读书一边忙着挣钱,听起来比前世还要忙碌。
“那师父您慢慢整理,我先去前头看看。”沈玉姝瞟了眼跟前摞越高的书,转身大步出了门。
她从水龙头这边进的厨房门,几个妇人在里面热火朝天的洗着萝卜,小小的厨房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她抬起的脚僵在半空,头一回觉得自己规划失误,房子建小了。
沈老太太刚才去收韩氏的魔芋没和沈玉姝碰面,这会儿正屋里屋外两头转悠,指挥干活的妇人,瞧见她呆愣的站在门口,挥手把人叫到一边问,“山下的事怎么样了?”
山下?这话问的沈玉姝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是问沈老爷子和两个儿子还是城里铺子的事。
“爷爷在咱家编蒸屉呢,爹和大伯跟着村民进山砍树......”
沈玉姝话说到一半就被沈老太太打断,“谁问你这个了,他们三干什么我能不知道,我问的是你那铺子的事。”
铺子?
“铺子已经翻新完了,晾晒到开张前没问题,桌椅板凳和厨房的家伙什儿也准备好了,大姐的手艺也练得差不多了,等我这回下山把肉和菜定下就齐活了。”
沈老太太越听眼睛越亮,得意于自己之前的安排,“啪”的大手一挥,“那正好,屋里的魔芋你带走吧。”
沈玉姝想起之前看到的盛景,忍不住出声问,“奶奶怎么想到做魔芋了?”
“哼,老婆子我吃了这么多年的盐,能想到你前头怎么了,很奇怪吗?”沈老太太睨了她一眼,转头从一个年轻妇人端着的盆里挑挑拣拣拿起个萝卜来,“这个不行,一看就没洗干净,回头能把一坛子泡菜都腌坏了。”
不奇怪,您做什么都不奇怪,沈玉姝在心里嘀咕完,把人拉到一边悄声嘱咐起来,“回头您让大伯娘给她们缝制几个口罩吧,我看那些婶子们一聊起天来,吐沫星子满天飞,回头还怎么给客人吃。”
沈老太太哼哼两声,真是随了她那个二儿媳妇,事事讲究,把眼睛从屋里撤回来,“知道了,回头我就让你大伯娘做。”
沈玉姝见她这么好说话,笑嘻嘻的夹着她的胳膊转向院外,“那我下午再出去溜一圈儿,拿几个坛子出来。”
沈老太太看懂她眼里的深意,还不忘补充道:“小心着点儿,别让人瞧出不对劲。”
“我办事,您放心。”沈玉姝眨着眼保证道。
中午饭菜简单一人一碗面,沈玉姝端着她和李郎中的自觉回屋吃,然后便带上两头毛驴出了院子,一路过溪流入竹林,等身后再看不到人直接闪身回了空间。
在里面待上大半天,又抄完一章解剖学知识,出空间看了眼暗下来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