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实验规模更大,若没有稳定的“素材”
来源,绝不可能支撑下去。
秦家会不会也在给柳家提供“货物”
?柳家与秦、魏两家之间,是否存在更复杂的利益链条?这些疑问尚未解开,他便不能停下脚步。
张玉汝悄悄收回分身,将暗账的内容、矿场石室的位置、马车交接的时间,一一记录在自己的脑海当中。
确认秦家与魏家的实验素材交易后,张玉汝的思绪立刻聚焦到秦家另一项核心业务上——人力资源。
这项看似光鲜的产业,此刻在他眼中蒙上了一层冰冷的阴影。
早在追查秦家矿场时,他便听矿工闲聊过“秦家的人力公司比官府还靠谱”
,当时只当是寻常口碑,如今想来,这“靠谱”
背后,恐怕藏着的秘密不会那么简单。
秦家的人力资源网络,早在百年前便已铺开。
那时秦家刚涉足采矿产业,急需大量劳工,便派专人前往雍州各地的聚居地——从偏远的山村到繁华的集镇,与村长、镇长签订合作协议。
秦家负责为聚居地提供就业机会,聚居地则协助宣传,鼓励青壮前往秦家矿场或工坊工作。
为了让合作长久,秦家还特意制定了“分层就业”
制度。
识字的人可安排到账房或工坊做技术活,力气大的人去矿场当工头,就算是体弱的老人,也能在后勤部门帮忙缝补衣物、打扫卫生。
这套制度深得人心。
对于雍州百姓而言,尤其是远离长安城的人,秦家的人力公司几乎是“改变命运”
的唯一途径。
不用托关系、不用送礼,只要如实登记自己的能力,就能得到一份安稳的工作,甚至还能带着家人在秦家的产业区定居。
久而久之,秦家人力公司的好评率居高不下,各地聚居地的人提起它,都会竖起大拇指,没人会怀疑这份“善意”
背后藏着的阴谋。
为了搞清楚其中的问题,张玉汝决定自己亲身调查。
张玉汝通过分身深入调查,终于摸清了这套“就业体系”
的黑暗内核。
他让一个分身伪装成刚从偏远山村来的流民,在秦家人力公司登记时,特意表现出“无家人、无背景、识字不多”
的特质——登记员的态度果然变了,原本热情的笑容淡了几分,只是草草记录信息,让他先去“临时安置点”
等候消息。
另一个分身则伪装成“有家族支持的文化青年”
,登记员立刻殷勤地介绍起账房的工作,还当场安排了面试时间,态度截然不同。
后续的追踪更印证了他的猜测:那些“有价值”
的人——或是有背景、或是有特殊技能、或是家人联系紧密的,会被顺利安排到正规岗位,薪资、住宿都有明确保障。
而那些“无依无靠”
的人,会被以“岗位调配”
为由,送往秦家矿场的“丙区”
或“丁区”
——这些区域对外宣称是“新开的矿区”
,实则是关押实验素材的中转站。
张玉汝的分身曾跟着一批“待安置流民”
前往丙区,沿途看到的铁笼、守卫的暗卫,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药剂味,都与魏家实验据点的场景如出一辙。
秦家的“筛选”
并非一直如此肆无忌惮。
通过查阅秦家人力公司的旧档案(他的分身潜入档案室,用「造化之眼」还原了被销毁的记录),张玉汝现,在异兽入侵之前,雍州局势平稳的那些年,秦家几乎没有向魏家输送过实验素材。
那时的“临时安置点”
,真的只是安置流民的地方,就算是无依无靠的人,也能在后勤部门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
档案里甚至有记载:某年大旱,秦家还特意扩招了两百多名流民,帮他们度过难关。
“混乱,才是让他们下定决心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