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集的信息越来越多,柳家崛起的秘密已渐渐浮出水面,他离目标也越来越近。
只是在那之前,他必须继续维持这份谨慎——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心,赌上自己与小雪的安全。
张玉汝站在实验室的资料架前,指尖划过一本厚厚的《药剂合成原理》,封面上密密麻麻的公式与符号,对两个月前的他而言,还如同天书般晦涩。
作为高中肄业的人,他对这些涉及化学、生物的科技知识不能说毫无基础,但实际上也没差太多,最初看到柳家实验室里的数据分析屏幕时,甚至连上面的专业术语都认不全。
但他有旁人没有的优势——度类能力者的极致“学习度”
。
这种度并非单纯的“阅读快”
,而是能通过能力加大脑的信息处理与记忆整合。
常人需要逐字逐句理解的理论,他能让大脑在短时间内快筛选关键信息;别人需要反复推导才能记住的公式,他能通过能力强化记忆神经元的连接,将复杂的逻辑链一次性“刻”
进脑海。
甚至连药剂合成的步骤演示,他都能放慢画面细节,再用能力加学习过程,让一个小时的观看与理解,抵得上常人一两个月的反复练习。
就像此刻,他捧着《药剂合成原理》,指尖微微泛起淡白色的能量光晕——这是他在度能力基础上,摸索出的“思维加”
用法。
书页以肉眼可见的度翻动,大脑却在同步处理每一页的内容:从基础的元素配比,到不同药剂成分的反应原理,再到合成过程中需要规避的风险点,所有信息如同溪流般涌入脑海,被快分类、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仅仅一个小时后,他合上书本,再看向实验室里正在合成的基础疗伤药时,已经能通过观察药剂的颜色变化、气泡密度,精准判断出合成进度与是否存在配比偏差——这份进步,若是换做常人,至少需要两个月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
可即便如此,度类能力者转行去搞科研的情况,在整个能力者世界里也极为罕见。
大多数度类能力者,从觉醒能力的那一刻起,便将精力集中在“强化度本身”
上——如何让自己跑得更快,如何在高移动中更灵活地躲避攻击,如何用度提升战斗时的爆力。
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能力还能用于“加学习”
,更没想过要走上科研这条与“战斗”
毫无关联的道路。
究其根本,是“思维惯性”
与“现实选择”
的双重影响。
在这个异兽横行、势力割据的世界里,从未有过“度类能力者靠科研成功立足”
的明确例子。
所有能力者从小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力量决定地位”
的故事——高级能力者能获得家族的资源倾斜,大师级能力者能成为一方势力的核心,宗师级能力者更是能左右一个区域的格局。
这些例子不断强化着一种认知:只有提升自身的战斗能力,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安稳,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既然没有先例证明“科研能让度类能力者获得同等地位”
,那么绝大多数能力者,自然不会冒着风险去尝试一条未知的道路。
他们宁愿将时间花在打磨战斗技巧、寻找提升度的资源上,也不愿静下心来学习看似“无用”
的科技知识——毕竟在异兽突袭时,能救自己命的是极致的度与锋利的武器,而不是脑海里的公式与理论。
更重要的是,“掌握自身力量”
带来的安全感,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当一个人能凭借自己的度,在异兽的利爪下逃生;能靠着自己的力量,保护想要保护的人;能因为自身的实力,获得他人的敬畏与尊重时,他便会本能地想要将这份“安全感”
牢牢抓在手里。
而科研工作需要依赖实验室、设备、团队协作,成果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