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争霸天下 > 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

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算不如天算(3 / 6)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玄幻:无限吞噬从转生虫族开始 万人迷美人训狗手册【快穿】 葬神渊 快穿之林芝 重回七零,搬空养父母家库房下乡了 三兄弟的江湖 九叔世界:微末小道末法升仙录 秋光偷渡韶华

p; 不久,罗昂在亲兵的护拥下,进入了鬲国。

    张郃率领众将,将罗昂迎入大厅。

    罗昂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了鬲国的治所大厅。

    一众文武立在堂下左右,注视着罗昂。

    罗昂看向张郃,问道:“幽州曹军有什么动静?”

    张郃抱拳道:“根据最新接到的消息,曹植在杨修的建议下,已经将青州二十八万军队,全部集结于平原、安德、漯阴、高唐四座城池之中,互为犄角,而粮草辎重,也分别屯于这四座城中。曹军所摆出的,是一副据城坚守的架势,完全没有要主动进攻的迹象。”

    安德,西汉置,属平原郡。

    北魏时期,此地被设为安德郡治。

    隋开皇九年,此地被移到山东陵县,并设为德州治。

    明洪武元年,此地省入州。

    漯阴,秦朝设县,汉属济南国,三国属魏,西晋因之。

    十六国时期,局势动荡,政区变化无常,漯阴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有,北齐天保七年废除。

    漯阴县,因漯川而得名,漯川是秦汉时期对于徒骇河的旧称,因漯阴县在漯川以南故称漯阴。

    《商河县志》记载:商河自东汉至隋置滳河县以前,东部属湿沃县,西部属漯阴县。

    《地形志》称:郡,刘义隆置,魏因之。盖宋於南置乐陵郡,并置湿沃县,而魏亦因宋之旧,即此《注》之漯沃也。此漯沃与平安城近,当在今新城、高苑二县之间。方志与《河水》篇之故城混为一地,非也。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记载:湿沃县汉置,后汉省,三国魏复置,晋作漯沃,北齐省,故城在今山东蒲台县西北。按地形志后魏末尝改置县,其在滴河县地者,去今蒲台县稍远,疑三国时复置于此,非汉之故也。

    《山东通志》记载:此期黄河改道,由滨县一带入海,漯水为黄河所夺,隰沃县被淹,撤销县建制并入千乘县;渤海郡由幽州改属冀州。

    《地理风俗志》记载: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

    《齐记》记载: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

    《商河县志》记载:三国隶魏,复置湿沃县,属冀州乐陵郡。

    《水经注疏》记载:又东北过漯阴县北。赵引胡渭云:此北漯阴也,伏琛谓之漯阳城,黄本正作漯阳字。《寰宇记》云,隰阴县,汉县,今废城在临邑县西十里。宋武帝平广固,遂移理于今临邑县西北五十里北漯阴城,今县北有故城。汉城亦谓之南漯阴城。凡水以南为阴,北为阳,意者,汉有漯阴,漯阳二县,南北对立,道元故云,漯阴县,故黎邑,王莽更名翼成。又云,漯阳县,王莽之巨武。今翼成之文,见於《汉志》,而巨武无考。岂世本《汉书》脱失漯阳,道元犹见善本故耶?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破怨师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不学鸳鸯老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背欺里火宿 九娘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