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啦~对了,你等一下。”秦小妹招招手,二丫立马跑过来,手里拿着钱大娘今早上刚做的冷吃香干。
用罐头瓶装的冷吃香干,光看卖相就鲜辣诱人,秦小妹给三个小记者一人一瓶,笑道:“自家制的小菜,带回去尝尝鲜,下次还一起来我家做客,记得把瓶子给我带回来哦~”
八十年代初期的物质匮乏是方方面面的,上国营饭店打饭还得自己带饭盒呢,罐头瓶更是难得的稀罕物,马月和两个男同志连连点头道谢,受宠若惊。
“那我们就走了小妹,回头我也给你带好吃的。”马月跨上自行车还不忘回头和秦小妹打招呼,脸上一开始的戒备不见,满眼都是不舍。
也不知道这工作狂是舍不得耽搁路上这点儿时间,想要通宵写稿;还是舍不得秦小妹这个刚刚认识就出手大方的新朋友。
把三个外来人送走,这场名誉危机才算有惊无险的解除。
这下村子里是肯定不能留了的。
易枝兰骂骂咧咧,陈春红哭哭啼啼,虽然舍不得,但还算体面,麻溜背上收拾好的行囊,伴着夕阳离开了。
临走时易枝兰找上门,红着脸把家里养的唯一一只大鹅送给了秦小妹,感谢她在有余的事情上尽心尽力。
“对不住,真是对不住,麻烦你累了两天,连饭都没请你吃一顿,这大鹅你就留着吧,这两天正下蛋呢。”易枝兰坚持要给,秦小妹没法子,只得收下。
三兄弟里最冤的估计就是这老大家了。
他们的的确确是不知情,就想贪便宜吃口肉,没成想亲娘赚他们差价就算了,还害他们背上骂名,没了儿子。
这下更是连遮风避雨的地方也没了,以后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从前没闹翻那会儿,钱大娘也是真心疼爱过有余这孩子的,时不时会给他买些吃食,路过总会去看看。
原以为那孩子长得壮实,以后长大肯定又高又壮,谁曾想小小年纪就夭折了。
消息传来时,钱大娘难过了好久,这会儿见老大两口子也要离开,她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家里剩下的卤味不多,钱大娘索性全部倒在个大瓦罐里,递给易枝兰,“拿着吧,安顿好了记得回来说一声儿,这大瓦罐就当婶子贺你们乔迁了,日子还得过,想开点儿吧。”
是啊,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得过日子,咋不得向前看呢?
易枝兰抽抽噎噎的接过大瓦罐,和丈夫一起深深的给婶娘鞠了一躬,不再多话耽搁,相互搀扶着,拖着家里的零碎物件儿出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