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工作,将学校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学生的成绩他牵挂,生活他也同样关心,有好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学生们。
只是子弟学校食堂每日消耗食材虽然不少,豆腐却多是作为配菜出现,有关的菜式也不多,不知道大溪沟村能不能看上?愿不愿意供应?
吃完饭,碗筷的收拾王老太一手接管,不论秦小妹怎么说都不再让她伸手,老王头正好借这空档和秦小妹说了自己的打算。
“子弟学校想用我们村儿的豆腐?行啊~当然行!”秦小妹喜出望外。
老王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你先别高兴太早,学校的大师傅估计不爱吃豆腐,消耗不多,六十斤要吃两三天呢。”
这是怕单子太小,大溪沟村看不上?秦小妹表示完全没可能。
常言道蚊子腿再瘦也是肉,正处在打通销路、发展口碑的重要阶段,六十斤怎么了?只要能进子弟学校的食堂,相信总有一天大溪沟村豆腐过硬的品质会打动所有教职工、学生娃的心。
至于老王提到的大师傅不擅长做豆腐这一事,秦小妹不知道老王头在学校的话语权有多广泛,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写出菜谱交给学校,至于要不要出新菜,出哪些新菜,学校领导自己拿主意。
本以为老王头要回去和领导商量商量,谁知道一听说以后在食堂也能吃到麻婆豆腐,老王当即拍手叫好。
“好好好!那还有啥说的?这事儿我拿主意了,回头就和采购说一声,后天早上九点,你先送一百斤豆腐过来,不够咱再加!”
子弟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加起来人数足有六百多人,要同时供应这些人的一日三餐,各种食材的消耗非常惊人。
受场地限制,小学和中学食堂分开,一个从前门儿进一个从后门儿进,秦小妹那天遇到的就只是小学食堂的送菜车而已。
没想到老王说话这么管用,不用和领导商量,自己就做主替换了两个食堂的豆腐供应,秦小妹心说这一趟来的真不亏!
虽然丧彪没能顺利处上对象,仍是光棍儿一条,但给村里又拉了一笔新的长期订单,也算好事一件。
和老王确定一遍食谱,秦小妹表示村子里不仅有大豆腐,还有包浆豆腐和野菜豆腐、黄豆腐,需要的话她可以都送些过来,食谱里也会写上这些花式豆腐的吃法。
“先各来三十斤咋样?后期看反馈,学生娃喜欢吃啥就送啥。”秦小妹想的很周到,也没有借机不管不顾增加订单数量,老王听了自然没有不应。
“行!后天就送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