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半个小时后,李小冉顶着红扑扑的脸蛋回了家。
进了屋,小冉便端起搪瓷缸子,咕咚咕咚的灌热水。
半响之后才摸了摸圆滚滚道肚皮,盯着花姐是脸,说道:
“娘,你的脸咋红扑扑的呢?比我还红……”
花姐狠狠剐了一眼张建国,说道:
“呃,运动了嘛!”
李小冉狐疑的点点头,把头转向张建国,满眼期待的问道:
“好吧,张叔叔,我爹是不是快回来了?”
张建国此时脑子里还是刚刚的白花花,想都没想,便应声说道:
“嗯,没错,马上就回来了。”
“好耶,那我跟庄小威说,让他等着。
哼,到时候看他说不说我吹牛!”
李小冉说完便甩着两个羊角辫跑到门外。
花姐面色忧愁的掐一把张建国,嗔怪道:
“建国,你瞎答应人家什么呢?小冉他爹都死了好几年了,我现在从哪给他变一个军官老爹?
唉,算了算了,你也算好心,我明天好好跟孩子说一声吧。
孩子大了,应该能理解。”
张建国上前抱住花姐的腰,将它的耳垂含在嘴里,含含糊糊的说道:
“花姐,你就交给我吧,实在不行我去买套假军装,装个样子。
到时候在她面前一晃,小孩子也看不出啥玩意。”
花姐有些犹豫,这样只能瞒得住一时,却怎么也瞒不了一世。
“啊!
这样不太好吧?”
“哎呀,反正先这么办,应该没什么问题。”
“行吧,那你可别玩砸了。”
“放心吧,我什么实力你不知道吗?”
第二天早上,张建国便真当个事儿去办,在新城黑市打听半天也没找到倒腾二手军装的贩子。
最后逼不得已,他只好再去一次新城。
正好可以顺便看看瓷窑的进度,顺便摸一摸聂百泉的底细。
到了哈市,张建国便直接到了烂泥潭屯子。
几天而已,长龙一般的瓷窑已经修缮完毕,胡不凡带着四个师傅在一旁的小棚子里聂瓷器。
他见张建国骑着摩托车由远及近,赶忙冲了冲满是泥污的手,迎了上去。
“张老板,您来啦。”
“不凡,别这么客气,非正式场合叫我建国就行。
咋样?啥时候能烧出第一窑瓷器?”
“建国,拉坯估计得六七天。
然后大师傅跟我说,要先试着烧一窑,摸摸瓷窑的秉性。”
虽然每一类型的瓷窑结构都差不多,但是每个口开的位置不同,甚至多一块砖、少一块砖都会影响到相应位置的温度。
而温度就是决定瓷器能不能烧制成功的关键因素。
火力不够,釉质就不不充分。
火力太大,就会烧裂,成为废品。
所以大师傅要先烧制一窑,不断的记录时间、温度,如此下来两三次,便能摸清瓷窑里每个位置不同时间的温度。
“不凡,你们不要有心理压力,我说了,今年实现盈利就行,不用急。”
“嘿嘿,我们端着您的碗,要说不急那是假的。
咱们在这瞎折腾,生产不出瓷器,着急啊!”
张建国生怕胡不凡弄错了瓷窑的定位,赶忙说道:
“急啥,我都不急。
不凡,你们是搞艺术创作,产量是一个方面,但是我更看重质量。
别的瓷窑厂生产的可能是吃饭的碗、装菜的盘子,但是你们生产的艺术品,将来要摆到会客室的,而不是摆在厨房。”
胡不凡点点头。
“行,我立马把这事儿传达下去。”
他听风就是雨,直接回头就跑。
而张建国却一把将其拉住。
“不凡,这个事儿你记在心里就行,慢慢灌输,不急在一时。
我现在有个着急的事儿,你给我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