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场的正北面是正堂大厅,大厅气势恢宏,庄严肃穆,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
大厅的东侧搭着一个一人多高的台子,这个台子既可以作为教头们展示武艺的演武台,传授自己的技艺;
也可以作为学员们进行打斗和切磋的场地,让他们在实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武艺水平。
周侗率领众人来到正堂大厅前,首先举行了一个庄重的仪式。
周侗带头恭敬地拜了先帝哲宗御赐的尚书宝剑。
周侗深深地明白,先帝将这把宝剑赐予他,是对他的期望,他必须要不负先帝的重托,将武艺、兵法传承下去,为大宋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将领。
拜完尚方宝剑后,周侗和四位老教头坐在了大厅前的椅子上。
此时,在京的五十多名武举子整齐地排列在大厅之中,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透露出对武艺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众武举人按照十人一排的顺序,跪了近六排,场面十分壮观。
众人齐声说道:“弟子拜见天朝教头!拜见各位教头!”那声音洪亮而整齐,仿佛是一阵激昂的号角,在武馆内回荡。
众武举人说罢,纷纷叩了三个响头,行了拜师之礼。
这些武举人本可以不跪拜教头,但周侗这“天朝教头”乃先帝哲宗所封的帝师,所以众举人是必行硊拜之礼。
周侗身着劲装,神色严峻,站起身来,环视众人。
高声说道:“诸位!如今我大宋,北有辽国虎视眈眈,西夏亦心怀不轨,南有大理和交趾国。
尔等习武,志在保家卫国。武举之路,艰辛异常,然责任重大。平日苦练,不可懈怠。
临阵杀敌,勇气为首。兵法谋略,亦不可废,熟知地形,善用战术,方能克敌制胜
刀枪剑棍,皆为护国之器;
拳脚功夫,当护大宋安宁。”周侗目光如炬,声音洪亮。
众武举子皆神情激昂,抱拳高呼:“愿听教头教诲,保我大宋!”
在众人的目光聚焦之下,紧接着,教头赵忠神情坚毅,利落地从腰间抽出那把寒气逼人的腰刀,一个箭步踏上演武台。
只见他身姿矫健,宛如灵动的游龙,刀光在他的舞动下闪烁不定,似流星划过夜空,又似闪电撕裂苍穹。
教头赵忠时而迅猛劈砍,势如猛虎下山;时而轻盈翻转,宛如飞燕穿林。
每一个动作都刚劲有力、行云流水,将单刀刀法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下,开封府总捕头展康身着一袭黑衣,面容冷峻,宛如一尊雕像般站立着;
他的弟弟展谡则一袭白衣,面容英俊潇洒,气质不凡。
二人目光紧紧锁定在台上赵忠的身上,仔细端详着他的每一个招式。
展康和展谡相互对视了一眼,那眼神中似乎传递着某种默契。紧接着,二人嘴角微微上扬,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仿佛在对赵忠的武艺作出无声的评判。
这展谡,江湖人称“玉面白龙”,他不仅容貌俊美,气质儒雅,而且武艺高强。
展谡手中那把湛卢宝剑,所擅长的八仙剑法,乃是祖传绝技,尽得祖父“南侠”展昭的真传。
多年来,展谡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凭借着精湛的剑法和高尚的品德,从未遇到过真正的敌手,在江湖中留下了赫赫威名。
而总捕头展康,江湖人称“冷面苍鹰”,他性格沉稳,行事果断,犹如一只敏锐的苍鹰,时刻洞察着周围的一切。
展康手持宝剑巨阙,此剑剑身厚重,气势磅礴。
展康所使的冷月无双剑法,源自祖母丁月英,剑法凌厉,刚柔并济,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威力,让人望而生畏。
他们二人这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自然没有逃过徐宁的眼睛。
徐宁顿时怒目圆睁,一股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
徐宁怒气冲冲地转过头,对身旁的林冲说道:“三师兄,你看那个站在前排双手抱剑的,便是开封府总捕头展康。
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