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驰的发展已经够快了,没有必要再一味的追求快速扩张,稳固自身才是最重要的。
再说现在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你现在把规模搞太大也没什么鸟用,后续也是要进行技术升级的,该投入的一点都不少,倒不如慢慢的建起来。
“企业自身有造血功能之后再扩张?”
“对的没错,不知道杜总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每家子公司都在有具体的业务之后才会进行二次扩张,就连我们亏损最大的锦新时代都是由得先电子提供造血能力的。”
锦鹏,锦逸对应的是进出口贸易,闪驰科技就不用说了,尉来汽车也是在确定了悦驰A1成功的前提下才进行下一步的布局。
简单来说,就是得自己兜里有钱了,才会决定下一步的投资方向。
富人一定是要拿得住钱的,兜里有一万块就得买个包犒劳一下自己,有1.5万的月薪就得去租个5000块一个月的房子,那一定是发不了财的。
——
“效果图出来了?”
回来的第二天,张永通知檀老板关于黄海纯电技术的客车效果图已经做出来了,速度还挺快。
檀老板也是兴匆匆的来到位于梅山岛原先的S1实验室,现如今的尉来技术研究所观摩。
以S1实验室为基础扩建的尉来技术研究所,汇集了包括原物理研究所,张永从福田带过来的部分专家以及原先长风集团留下来的一些汽车方面的专家。
此外,还有从长泽裕那边薅过来的部分日籍技术人才,有汽车方面的,有电池方面的,杂七杂八的专家们一大堆,整个就是一个大杂烩。
现阶段尉来也招不到什么更高级的人才了,左右是这些能用用就行了,好歹也是把悦驰A1给搞出来了不是?
“是的,这不刚搞出来就让老板您来把把关嘛。”
“哈哈,我能把什么关,再说公交车了,这玩意儿都差不多,不侵权就行。”
“那不能,黄海客车在全国还是有点名气的,做了这么多年,技术积累是有的,油改电没什么难度。”
张永自信满满的道,这种大型商用车方面,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那行,我看看。”
这是一款中型的公交客车,8540*2500*3070的尺寸,轴距是4700,大概能装55到65个人左右。
在现在看来,这种公交车有些小了,目前穿梭于城市各条街道之间,太多那么超大型的公交车了,像是北仓去甬城的783路,753路公交车,就贼特么的大。
不过按照檀锦程的要求,今后黄海客车关于公交车这一块的业务更多的是设计成这种中型还有更小一些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