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愚钝,请陛下指教!”刘宗周躬身说道。
“蕺山先生,你身为理学大家,刚才长篇大论了很大一段,朕现在也想和你探讨一下,有关国本的问题。”崇祯皇帝目光炯炯的盯着刘宗周,开口说道:“请问先生,何为国本?是士绅还是百姓?”
“这……回禀陛下,若论数量而言,则为百姓,若论对我大明朝的贡献而言,则为我广大接受过圣贤教诲的士绅为重。臣认为,正是有了上有陛下英明领导,中有数以万计的士绅协助,这才能够使我大明朝千秋万代,长盛不衰。因此臣认为,国本应该以我等士绅为主。”刘宗周缓缓开口,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哦,蕺山先生,朕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大明的国本,不仅在士绅之间,更在我大明数以亿万计的百姓之间!”崇祯皇帝猛然提高了声调开口道。
“唐太宗曾有名言,将百姓比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朕深以为然。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正是诸位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之际,而守卫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力量,不仅仅需要官绅,更需要这些被尔等士绅视为刁民兵匪的芸芸众生,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殊死抗争,也就没有这一次的德州大捷,没有城外那些数千名的建奴首级。”
“况且,朕在山东一省,施行新政,目的是为了用土地来抵御建奴南下,百姓府兵,有恒产者有恒心,山东省内士绅拿出一部分土地,让这些府兵来保护他们周全,朕也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你看德州城内,现在还有不少士绅好好的生活在城中嘛!”
“而且我大明财政如今本就艰难,蕺山先生从南京户部,拿来的这二十万两犒赏三军的白银想必也不是很轻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