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身之地。
可惜,大明朝廷逐渐失控的党争之势,是根本不会在乎刘宗周的这些正论的!
后来明熹宗即位,刘宗周重回朝堂,但又因为熹宗重用魏忠贤,刘宗周毅然上疏弹劾魏忠贤和熹宗乳母客氏内外勾结,又遭魏忠贤迫害,贬官回乡。
至此,刘宗周对大明朝堂日渐失望,遂潜心治学,于蕺山讲儒学多年,世人这才呈其为蕺山先生。
直到崇祯皇帝即位,于崇祯十五年,才召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这才重回朝堂。
此刻,朱成功面对着这位资历深,名声大,学问高,品行端的理学名士,自然是以后辈学生的姿态,恭恭敬敬的听其对他训诫。
面对着朱成功的疑问,刘宗周又看了他一眼,开口道:“大木,诗,书,礼,乐,易,春秋,何解?”
“回禀蕺山先生,此为我儒家六经也。”朱成功恭敬的答道。
“那你不在国子监钻研六经,日后为国效力,跑到这山东德州之地干什么?还这样一身行伍打扮,怎么,不想读我儒家圣贤书,如此不务正业,想要舞枪弄棒的当一个武夫吗?”刘宗周瞪着朱成功,开口斥责道。
“你父殷殷期望,费了老大劲,将你才送入南京国子监内求学,如今你竟与白丁兵匪混迹在一起,这成何体统?!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你这样,不过匹夫之勇耳,不学无术,日后怎为我大明朝廷效力?!”
一见面,刘宗周老先生就将朱成功骂了个狗血淋头,一点也没有因为其“国姓爷”的身份,对其高看一眼。
被理学名士刘宗周老先生训斥的朱成功耷拉着脑袋,低着头一言不发,但其眼中还是流露出不服的神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