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爱卿,你们有谁愿意和朕合作,共同出资,资助朕修船出海呢?”崇祯皇帝最后冲着五名阁老说道。
“这……”几名阁臣面面相觑,他们都不愿出资资助崇祯皇帝明显是赔钱的买卖。
我中华地大物博,要什么东西没有?还值得从海外蛮夷之地运回货物来,而且扬帆出海贸易,海盗,风浪,搁浅,触礁……等等意外不胜枚举,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护航支援,没有固定的往返航线,就凭几艘大船,一头扎进茫茫大海里,血本无归的可能性都超过九成了!
“陛下明鉴,吾等理解陛下想要中兴大明的迫切心愿,但吾等确实囊中羞涩,不能助陛下一臂之力,还望陛下恕罪!”最后,内阁首辅史可法代表众人发言道。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勉强了,尔等尽快将夏税收上来!史爱卿,如今夏税收的怎么样了?”崇祯皇帝开口道。
明朝的税收主要是夏税和秋粮两个部分,其中夏税主要在农历五月至八月征收,以实物(如丝、绢、棉、麻、布、麦等)为主,部分地区折征银钱。秋粮则以粮食(米、豆)为主。
明朝初时,夏税税率较低,按田亩等级和作物种类征收。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以后,夏税逐渐与徭役、杂税合并,部分折银缴纳,简化了征收流程。
简而言之,就是直接将一些实物通通折合成白银上缴就行了!
但是有时候朝廷没有钱,就会加征赋税,比如“三饷”的加征,但因为明末土地兼并严重,一户人家往往要承担数户人家的赋税。百姓活不下去了,就会起义和抗税。
还有各级官吏利用“火耗”等手段贪污的一部分。
这就导致最后收缴入户部太仓内的银钱大大缩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