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东林先生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他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来劝勉汝等东林党人,朕希望汝等也和东林先生一般,将精力都投入到革除时弊,中兴大明上来,而不是打着君子言行的借口,暗地里却行着小人之事!否则朕饶不了尔等!”
闻言,奉天殿内众官都心中一惊,皆低头连称不敢!
“好了,现在诸位开始廷推六部九卿的其他人选吧!首先是工部尚书人选,朕推举一人,仍旧由北京工部尚书范景文担任!”崇祯皇帝此次再不进行推举了,直接亲口将中意之人提了出来,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臣附议!”史可法率先说道。
“臣等附议!”殿内百官也纷纷跟上!
最后,经过或崇祯皇帝直接提名,或百官廷推,最终大明朝堂的官员结构如下:
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内阁首辅兼礼部尚书;原詹事府詹事姜曰广为礼部左侍郎,入阁办事;原北京户部尚书倪元璐为南京户部尚书之职,入阁办事;原北京工部尚书范景文为南京工部尚书;原南京户部尚书高弘图为南京户部左侍郎,入阁办事;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仍居原职,入阁办事。
除了这些入阁的大人,还有张慎言为吏部尚书,刘宗周为都察院右都御史等。
从北京南下而来的诸多官员们,有些继续官居原职,有些略有升迁,在此不一一赘述。
“陛下,这空缺出来的兵部尚书一职,所立何人,请陛下明示!”内阁首辅史可法躬身说道。
闻言,崇祯皇帝微微一笑,开口道:“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这兵部尚书,职责重大,日后朕挥师北伐,多要倚重此人,朕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不过此人此刻却不在这奉天殿内!”
